苯酚丙酮生产废水处理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山东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苯酚丙酮生产废水中含盐量高、高COD的特点,提出了蒸发除盐预处理的工艺改进办法,ASBR厌氧酸化和芬顿试剂氧化相结合的联合处理方法,并对此种生产废水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  该公司原来的蒸发除盐处理装置运行中,出现黑色焦油状物质,运行一段时间会出现管道及蒸发器的加热管严重堵塞的情况,为了保证蒸发除盐装置的稳定运行,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进行了如下工艺装置改进:①增加一台预热器;②增加一台分子磨;③选择DTB结晶器。经过装置改进后,原装置蒸发除盐过程中出现的黑色焦油物质没有出现,保证了后续生化处理的进一步进行。  采用ASBR厌氧酸化法处理此种废水,实验考察了COD、挥发酚与VFA等指标,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和容积负荷等数据影响。通过5个工况的运行实验表明:将容积负荷限制在5.93kgCOD/(m3·d)数值上下,21h的水力停留时间会使得废水处理效果优异,COD去除率为91.9%;挥发酚去除率在96.5%左右;VFA的增长指数达到最高值,达到2.68之高。  通过L16(44)正交实验,探究了对苯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因素:pH、H2O2浓度、FeSO4·7H2O浓度以及反应温度。根据各因素的实验结果以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芬顿试剂氧化经过厌氧酸化以后出水的基准:H2O2投加量为7.6mL/L、FeSO4·7H2O投加量为2.1g/L,pH值为3,反应时间在80min左右,反应温度在室温25℃。在此条件下进行三个工况运行实验,测得废水中COD含量都是小于100mg/L,废水排放条件合格。
其他文献
针对道路养护的实际需求,开发了一种基于乳化沥青的高差修正材料.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石料和添加剂掺量.在10-40℃时,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固化时间在2-30min之间,从而既保证了
光催化复合膜技术是将光催化技术与膜技术耦合所形成的新型光催化复合膜体系,既能高效的催化降解污染物,又可解决粉体催化剂难分离回收问题和缓解膜污染,有望实现治理水污染的绿色、高效“双赢”战略。本论文采用Au掺杂、pDA敏化、BiOBr-TiO_2异质结构筑及NCQDs复合等方法对TiO_2基催化剂材料进行改性,并将改性TiO_2复合光催化剂与PVDF粉末、仿生pDA改性的PVDF膜相结合,通过共混相转
学位
甲硫氨酸(Methionine,Met)是必需氨基酸,为蛋白质甲基化和转硫化所必需,对于维持生物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生化功能。但甲硫氨酸非常容易被细胞中产生的活性氧氧化形成甲硫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