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恋理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用来研究社会适应和亲密关系的理论及方法,研究结果已经应用于亲子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等领域。亲子依恋和成人依恋是两种重要依恋形式,但从社会人格取向出发,对两者及两者关系展开的研究较少,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使用外显自我报告法,可靠和有效的内隐测量不多,同时,系统比较不同年龄段间亲子依恋和成人依恋发展状况的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采用父母依恋问卷(IPPA)、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测量外显的依恋表征,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内隐的依恋表征,以中学组、大学组、中年组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共560人为测量对象,探讨亲子依恋和成人依恋的关系及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状况,为依恋内部工作模式的理论建构提供实证研究支持,并改进测量内隐层面依恋的工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外显层面上,男女在亲子依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学组和大学组中女性与母亲的沟通显著好于男性,中年组中男性与父亲的沟通显著好于女性;中学组的母子依恋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大学组和中年组。(2)内隐层面上,中学组与父母的依恋水平高于对亲密他人的依恋水平大学组和中年组的依恋重心逐渐转向亲密他人;中学组内隐层面的自我母亲IAT效应大于大学组和中年组的自我母亲IAT效应。(3)亲子依恋表征对成人依恋表征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亲子依恋表征和成人依恋表征在外显和内隐层面均存在一定的相关。父子沟通、母子沟通与依恋焦虑正相关,父子信任、母子信任与依恋回避负相关。与父母形成良好依恋关系的个体,更有可能成为成人依恋中的安全型个体。(4)在所有年龄阶段,安全型的个体相容和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无明显差异,与假设一致,验证了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在部分年龄段上,恐惧型、回避型和倾注型出现与假设不符的情况。(5)内隐联想测验是有效的内隐依恋测量方法;依恋外显测量和内隐测量之间具有一致性,外显测量的表现会反映在内隐测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