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01年,邓实、黄节等知识分子发扬国学,保存国粹,探索利用传统文化救国的方式,遂于上海创办神州国光社。神州国光社初创时期,积极宣传国粹,保存优秀文化典籍,相继出版《国粹丛编》、《国粹丛书》等优秀古籍,创办《国粹学报》畅言国粹救国。此外,邓实、黄宾虹等人积极印刷出版金、石、刻、印、字、画等文化遗存,尤其是采用“珂罗版”印刷技术大量印刷出版美术画册,这些作品对于研究美术等艺术学科在近代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让国人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国人重新树立民族自豪感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30年代,王礼锡任总编辑期间,于1931年创办了《读书杂志》,继而在该杂志上掀起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社会史论战。这次论战是在中国大革命失败后,各种救国思潮不断出现,知识分子对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走向何处等问题产生了很大争议,但是苦于没有可以公开讨论的园地,各种观点一直处于分散状态,而《读书杂志》恰恰为知识分子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不同观点的场所,所以他们积极参与论战,导致论战激烈,形成混战。这次论战中,新生命派、新思潮派,托派等都提出各自观点,而且多数参与者自称运用了唯物史观进行辩论,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思想界已经产生重要影响。1933年,神州国光社的主要组成人员参与“福建事变”,反蒋独立,最后失败,导致神州国光社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神州国光社在各地的分发行所被捣毁,总发行所也被破坏,损失惨重,神州国光社从此衰落下去。在抗战时期,神州国光社紧跟出版丛书的浪潮,出版了《中国内忧外患历史丛书》,该丛书搜集大量明清禁书、秘本,对于研究民间非官方主流思想的发展状况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建国后,神州国光社出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的部分书籍,随着工商界公私合营改造的展开,神州国光社于1954年并入新知识出版社,走完了其54年的历程。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神州国光社进行总体介绍,包括神州国光社编辑群体,经费来源,出版内容等情况,力图给予读者以整体、全面的认识。第二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国粹派掌控时期的活动,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记述神州国光社在20世纪30年代的活动,这是神州国光社最为辉煌的时期。第五章是总结神州国光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的一些事件。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线索排列,以该社主要活动为重点进行论述,写出该社的进步性,激进性和爱国情怀,向学人展示一个小出版社为救亡图存所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