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炭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出口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出口国,自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焦炭出口的第一位。但中国的焦炭出口始终笼罩在价格战的阴影中,未能充分利用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以获得较高的利润。
中国政府为了规范焦炭的出口秩序,采用向有焦炭出口资质的企业发放出口许可证的方法来控制每年焦炭出口的总量,但这套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中国已进入WTO,出口许可证体制面临被取消的压力,如何建立起符合WTO规则的焦炭出口管理体制,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设立一道“篱笆”,在篱笆之内,强调竞争,以促进发展;在篱笆之外,企业必须联合起来,影响国际市场,避免相互压价;是摆在焦炭出口行业面前的现实紧迫问题。
中国的环境保护政策越来越严格。焦炭生产是高污染行业,中国的焦炭企业在达标排放方面还缺少必要的技术和设备,这对中国焦炭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但同时这也是实现行业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稳定出口市场的机遇。
本文以波特五力竞争模型、SWOT分析矩阵、企业战略、国际商务管理、国际市场营销管理等理论以及WTO的有关政策为基础,对中国的焦炭行业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国焦炭出口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对焦炭行业的影响、国家及行业协会对焦炭生产和出口的管理、加入WTO对我国外贸体制和焦炭出口的影响,并对我国焦炭出口行业进行了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和SWOT分析。
最后,本文在WTO框架下探讨了如何规范中国的焦炭出口秩序以及如何提升中国焦炭出口的竞争力。提出中国的焦炭出口行业只有形成以大型自营出口企业和综合商社为主体的寡头垄断局面,形成生产和出口的集中化,才能达成价格自律,促进焦碳出口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