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L7和E-cad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初探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直接死因多为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根本原因则是肿瘤多发转移后引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所致,目前有研究指出诸多肿瘤细胞尽管在组织学特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局部浸润、远处转移的过程基本一致【1】,特别是都伴有大量微生血管的形成。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是在内皮细胞中特异表达的因子,主要功能是促进血管管腔的形成,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即使在恶性肿瘤浸润转移的病理状态下亦可以影响血管的形成及构建【1,2】。血管生成活性或强度往往以微血管密度(MVD)来作为衡量标准,而CD34被定为泛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对肿瘤微血管无特异性。上皮间质转化(EMT)是指一种特殊细胞转化现象,当机体处于特定生理病理状态下,上皮细胞会在多种因素的刺激诱导下转化为间质细胞,从而获得一定的迁移能力。EMT过程中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减少会导致黏附力减弱,但迁移能力明显增强,主要表现为上皮性钙粘附蛋白(E-cad)的表达下调或沉默,而该蛋白是上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宫颈癌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该病可能是唯一可预防的恶性肿瘤,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十分复杂,现已证实的临床常见致病因素为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大量研究表明新生血管生成和上皮间质转化与宫颈癌进展密切相关。本实验拟根据对不同宫颈组织中EGFL7、E-cad的表达及MVD的检测分析,进一步探究三者在宫颈癌发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彼此间的相互关系,逐步丰富宫颈癌的诊疗方法。方法:1.收集2016.10—2017.10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患者80例,经病理诊断,其中38例宫颈癌,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19例正常宫颈组织。随后对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处理,并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2.采用Envision法检测各病理标本中EGFL7、E-cad及CD34的表达情况。3.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显著性分析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法,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GFL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呈黄色或者棕黄色颗粒,在正常组、CIN、宫颈癌组的EGFL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10.53%(2/19),43.48%(10/23),68.42%(26/38)。EGFL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三组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宫颈癌组织中EGFL7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癌变组织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程度等无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E-cad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为棕黄色颗粒,在正常组、CIN组、宫颈癌组E-cad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94.74%(18/19)、65.22%(15/23)、28.95%(11/38)。E-cad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三组阳性表达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宫颈癌组织中E-ca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癌变组织病理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浸润转移程度等无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5.CD34蛋白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其中把被CD34染成棕黄色的单个内皮细胞或者内皮细胞簇作为一个血管标记,进行组织中MVD的检测,血管密度计数时参照Weidner方法进行。MVD在正常组、CIN组、宫颈癌组的检测值分别为23.85±8.371、35.007±6.117、67.625±10.76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6.在宫颈癌组中,MV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FIGO分期、肿瘤的类型、局部浸润特点、远处转移特点等密切相关(P<0.05)。7.宫颈癌组织中EGFL7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rs=-0.815,P﹤0.001)。8.在38例宫颈癌组织中,26例EGFL7阳性表达的患者和12例EGFL7阴性表达的患者,微血管密度均值分别为71.9718±8.8485、55.4992±4.5979,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发现EGFL7与MVD值表达呈正相关(rs=0.238,P<0.05)。9.在38例宫颈癌组织中,11例E-cad阳性表达的患者和27例E-cad阴性表达的患者,微血管密度均值分别为56.5407±6.3878、71.2242±9.3531,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性分析发现,E-cad与MVD呈负相关(rs=-0.339,P﹤0.05)。结论:1.EGFL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细胞浆中均可表达,正常宫颈组织中EGFL7呈低水平表达或者沉默,但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呈递增趋势,提示EGFL7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2.E-cad在正常宫颈、CIN、宫颈癌组织中胞膜和细胞质均可表达,并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呈递减趋势,E-cad蛋白在宫颈癌的进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EMT的关键因子,进一步体现宫颈癌与EMT的紧密联系。3.MVD随着宫颈病变加重呈现上升的趋势,进一步证实宫颈癌作为实体肿瘤,其生长和转移依赖微血管形成,新生血管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4.在宫颈癌组织中EGFL7与MVD值呈正相关,EGFL7在促进宫颈癌血管生成、管腔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EGFL7有望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通过阻断肿瘤血运延缓肿瘤的病程进展。5.在宫颈癌组织中EGFL7与E-cad呈负相关,E-cad下调或缺失是EMT发生的最重要的关键标志,说明EGFL7可能通过EMT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6.在宫颈癌组织中E-cad与MVD呈负相关,表明随着EMT的过程,MVD值增加,肿瘤新生血管为EMT过程提供所需的微环境,进一步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城市定向运动近年来在国内掀起热潮,2017年昆明成功举办首届昆明城市定向赛以来,参与这项运动的人逐年增加,不断扩大,推动了昆明的全民运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本文运用专
协同过滤对所有的项目都一视同仁,也就是说,所有的项目对目标项目来说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情况下,对一个项目来说,不同的项目对其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运用项目相似
本文作者根据日商提供的制种技术,结合大別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条件,研究探讨岀对国外黄瓜种子的制种及种子加工技术新技术。
综述了地被植物的概念,通过对地被植物在无锡园林绿地中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地被植物在不同环境中配置的要领和适用品种,并推荐了部分在无锡地区适生的新优地被植物适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的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提出的“
报纸
目的 通过CBCT观察研究中度OSAHS成人的上气道容积及与下颌骨大小位置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26例中度OSAHS患者和19例无鼾对照组拍摄CBCT,将其数据保存为DICOM
张宏宾把他从美国背回来的一捆作品,一张一张地展开。北京夏日午后的光照很明亮,他画面上的色彩很饱和地流淌着,使我感觉他似乎把洛杉矶的阳光也背回来了。张宏宾的画,既有精
土壤环境质量是土壤质量中的重要部分,具有吸收和降解各种污染物的功能。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定义有统一意见。有专家指出,土壤环境质量是指土壤性质是否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