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改变着政治参与现状,为新媒体时期执政党加强反腐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也为反腐败“治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监督途径。使反腐治理工作不仅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更在效用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目前,网络政治参与下的反腐治理工作才刚刚起步,期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多学者的思考,对其利弊也是各执己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通过主体、形式及过程三个维度来分析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将反腐模式分为“官方体制内反腐”及“民间围观式反腐”两种模式。在此基础上,分别提炼总结出网络政治参与下的反腐治理与常规反腐治理案例的典型特征,并将其进行比较,通过爆料内容、事件主体、应对速度以及对公信力的影响程度四个角度总结出两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找出网络政治参与下反腐治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即网络政治参与反腐机制的不完备,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网络政治参与下反腐主体的非理性,缺乏责任感;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反腐载体的局限性,缺乏“把关人”。与此同时,通过宏观及微观环境对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网络政治参与下反腐治理的现状,提出完善网络政治参与下反腐问题的思考。认为应首先通过立法及完善相关机制来重点加强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其次,认识网络政治参与反腐的舆论性,整合鉴别有效资源的同时“疏”“堵”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环境;第三,使“官方体制内反腐”与“民间围观式反腐”有效结合,加强网络与传统监督的融合;最后,通过营造健康网络反腐氛围及培养“意见领袖”等方式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联动机制,从而加强政府的引导等。唯有如此,才能深化网络政治参与下反腐治理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