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物农业发展规划研究——以苏州漕湖生物农业发展规划为例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农业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策略之一。生物农业发展规划是扎实有序推进生物农业建设的前提和依据。本文从生物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入手,以苏州漕湖农业为案例,构建生物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统筹规划设计生物农业建设方案,以期为苏州漕湖生物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规划依据。  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明确生物农业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及方法,并应用于苏州漕湖生物农业发展规划实践。研究结果如下:  1、区域生物农业发展规划理论研究  (1)区域生物农业发展规划理论基础  主要包括生物农业基本理论(农业生物工程原理、农业清洁生产工程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产业融合理论,生产效率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以及利益者相关理论等。  (2)生物农业发展模式  主要包括生物种业产业化经营生物农业发展模式、农用生物制品规模化生产生物农业发展模式、新兴农产品开发利用生物农业发展模式、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生物农业发展模式。  (3)区域生物农业发展规划方案设计主要方法  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定性评价法, SWOT分析法,偏离份额分析(SSM)主导产业确定法,CAD、Photoshop等专题图件绘制法,以及典型案例分析与试验研究法。  2、苏州漕湖生物农业发展规划设计  (1)特优稻米种植业、特种水产养殖业、特色蔬菜种植业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推广应用生物工程种苗、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初步形成漕湖生物农业雏形和特色。  (2)重点发展基于生物农业产业结构体系、生物农业产业研发体系、生物农业技术应用体系及生物农业产品营销体系的生物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建成苏州漕湖生物农业示范产业园。  3、区域污染治理生物工程设计  (1)区域污染治理生物工程设计原则  主要包括实事求是原则、安全可靠性原则、经济性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  (2)区域污染治理生物工程设计方法  主要包括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优化设计的方法及系统设计的方法。  (3)典型案例—水污染治理生物工程设计实证  有机覆盖物人工湿地对外源工业废水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主要表现为对浊度、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54%、21.62%、20.50%和71.88%,其中COD去除率升幅达44.68%,TN去除率升幅达44.45%。去除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的要求,提高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内生态环境破坏、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其中,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尤为紧迫。   黄栗树水
目前抗菌塑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抗菌母粒法,但是母粒法将大量的抗菌剂包裹在塑料内部不能发挥抗菌功效。本课题制备抗菌涂料,将改性涂料辊涂于塑料表面,得到表面抗菌的抗菌塑料。纳米改性抗菌涂料的制备是本课题的关键,纳米涂料的稳定分散是本实验研究的重点。本实验采用载银纳米二氧化钛,研究其在塑料涂料中的分散性能,考察涂层的抗菌性能和物理性能,利用纳米纤维易于分散的一维特性,制备纳米纤维为载体的银系抗菌剂—载银纳
SPOC教学作为慕课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模式,集合了二者的优点,克服两者的不足.现有的SPOC教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SPOC教学本身的探讨,而忽略了SPOC教学模式的构建
能源问题是现今各个国家的主要问题之一。节约油资源也是当今社会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涡旋压缩机是一种新型的容器式压缩机,由于在性能与结构上的诸多优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
(Y,Ce)-ZrO2/Al2O3纳米复相陶瓷材料通过ZrO2和Al2O3两相之间的相互弥散增强和t-ZrO2的应力诱导相变增韧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力学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的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本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分别采用理论分析法和有限元分析法对这两种弯曲成形方式所产生的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以弹塑性弯曲理论全面分析了可能影响冷弯产品残余应力的各个工序,包括带坯卷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