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经济体制失衡,在巨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为抢占新一轮全球经济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各国纷纷开始进行经济战略的转型,将注意力集中到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上。我国最早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名词,并在近几年积极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对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擎作用,但目前因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近年来,四川省为加快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通过“十二五”、“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提出,四川省明确了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并进行了下一步产业发展的规划部署,力争建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聚集高地。目前,现有文献对省市级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还较少,大多都停留在国家层面,而针对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还几乎为空白,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本文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产业发展理论与金融支持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梳理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现状,并提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选取四川省内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7年半年度财务数据为指标数据来源,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率、应付债券率、股权融资率、内部资金支持率、政府支持率对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论如下: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率与股权融资率与产业发展呈负相关关系;内部资金支持率与政府支持率与产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债券支持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将政策性金融落到“实处”、完善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速推进企业自身改革以及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等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首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产业发展理论与金融支持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依据相关理论,梳理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金融支持现状,并提出金融支持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选取四川省内4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7年半年度财务数据为指标数据来源,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率、应付债券率、股权融资率、内部资金支持率、政府支持率对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实证结论如下:银行金融机构信贷率与股权融资率与产业发展呈负相关关系;内部资金支持率与政府支持率与产业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债券支持产业发展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将政策性金融落到“实处”、完善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速推进企业自身改革以及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等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