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美国牧歌》中的后现代艺术特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tein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1933—)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从195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再见吧,哥伦布》至今,罗斯共创作了二十七部小说,两部评论文集,两部非小说,还有大量的短篇小说。《美国牧歌》是“美国三部曲”中的第-部,另外两部分别是《我嫁给了共产党人》和《人性的污秽》。这三部小说也被称为“美国问题小说”,因为罗斯在这三部小说中展示了二战以来美国社会的各种问题。《美国牧歌》讲述的是美国第三代犹太移民塞莫尔·利沃夫的悲剧故事。他-直梦想成为真正的美国人,但是自从女儿为反对越战炸毁了当地邮局之后,这-梦想彻底破碎了。《美国牧歌》出版不久,各种关于它的评论性文章便层出不穷。这些文章中,绝大部分都围绕着犹太身份,犹太人的美国梦及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进行讨论,只有少部分的评论涉及到这部小说的后现代特征。这篇论文将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内对《美国牧歌》进行讨论。通过运用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从多重主题和主题构建策略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美国牧歌》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特征。本篇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为整篇论文铺设了研究目标。引言中首先介绍了菲利普·罗斯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生涯;接着概括了《美国牧歌》的主要情节;然后对《美国牧歌》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整理分析;最后介绍了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安排。论文的第二章有两部分内容,分别讨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和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第一部分通过比较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差别,概括了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另一部分介绍了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和特征。第三章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美国牧歌》中的多重主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讨论了罗斯构建小说主题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策略。在这一章中,首介绍了小说中两个主要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技巧—戏仿和怀旧;接着从碎片化叙事和对历史文本的处理两个方面展示了《美国牧歌》的后现代叙事艺术。此篇论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通过对前四章的分析,论文得出了以下的结论:战后的美国社会充满后现代主义特征,例如:荒诞性,非理性及碎片化;在这社会下生活的犹太移民,面临着犹太性和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的艰难抉择;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犹太移民在努力实现美国梦的同时,越来越认识到美国梦自身的荒诞和不切实际;作为一部成功的后现代小说,在突出这些主题时,罗斯充分展示了自己出色的小说构建技巧。他通过戏仿圣经故事,揭露了人们追逐美国梦的徒劳;并运用后现代怀旧为整篇小说奠定了悲剧色彩。在叙述故事情节时,他着重突出碎片化和历史文本文与学文本的混合,将后现代主义的荒诞性和不确定性发挥到了极致。
其他文献
在欧洲,丹麦是食用蛋沙门氏菌检出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所有欧盟成员国必须实施沙门氏菌控制计划,但丹麦却实施了一项比欧洲要求更为严格的检测方案,为此丹麦的鸡蛋生产商和消费者
本论主要针对抗阻训练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蹬跨步的训练应用进行研究,突出蹬跨步在步法训练中重要性,合理结合抗阻训练,达到提高学生的蹬跨步运用能力。论文主要运用实验法,将
高墩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体系桥梁是一种流行的桥型,有着连续梁和刚构的特点,造型简洁、线形流畅。它是一种被普遍使用于交通建设的桥梁结构体系,对其研究十分具有现实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造就
微博客是一种用户可以通过如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对文本信息进行140字内容制作、加工并与他人分享的一种全新媒介形态。本文从微博传播的起源、发展入手,通过梳理微
近过现场调查后,在平圩电厂周围共采集了51个表层土壤样品。土样经消解处理后,以火焰原子吸收法进行测定,以SPSS、Origin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本论文详细研究了平圩电厂周围5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美国进行侵权法制度改革,从侵权法的功能入手,美国以州际立法为手段,通过立法改革来实现侵权法改革的目标。美国侵权法改革包括:产品质量、惩罚性赔偿、
从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主义的扩张,欧洲殖民者为弥补劳动力的缺乏,来到已被他们征服的非洲,以抢夺、廉价交换或其他
期刊
通过分析文山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要措施和管理成效,找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对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意
目的观察掌裂秋海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镇痛实验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结果掌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