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分割制度下儿童留守的成因与精神健康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下,中国流动人口举家迁移率偏低,产生了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现有研究显示留守可能降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水平,留守经历降低了个体的人力资本质量,进一步降低留守儿童的未来收入,儿童留守问题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现有文献揭示了留守儿童的地理分布,但鲜见关于留守儿童父母去向的研究;关于留守儿童的规模仍存争议。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固然是留守儿童生成的原因,但在中小城市户籍已经逐渐放开的背景下,有必要更为深入的考察不同城市落户门槛对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影响。留守经历对儿童健康特别是精神健康的影响存在争议,对影响机制的研究忽视了留守的本质,即流动人口家庭分离对子女精神健康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以下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第一,中国留守儿童的特征事实是什么,特别是留守儿童父母去向的地理分布如何?第二,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成因是什么?第三,留守对儿童精神健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是什么?首先,关于留守儿童数量的特征。本文利用国家卫计委2011-2015年的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以及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估算2011-2015年留守儿童数量分别是3932.81万、3768.99万、3684.66万、3796.47万、4061.20万。其中,父母均外出务工的独自留守儿童是留守儿童的主体,占全部留守儿童比例超70%左右。因此,我国留守儿童的规模仍然非常庞大。留守儿童父母工作地向大城市集聚。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的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数量占全部留守儿童比例达到75%。留守的概率与儿童学龄成正比。学龄儿童留守比例明显超过学前儿童,受高考属地原则影响,初中和高中阶段儿童留守比例最高。因此,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的父母集聚在大城市,儿童留守与学龄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事实为我们研究儿童留守成因提供了启示。其次,关于流动人口子女留守成因。本文从城市落户门槛的视角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成因。理论分析表明,成年流动人口为获取高工资向大城市流动,但大城市设立的高落户门槛使得流动人口家庭儿童不得不留守户籍地,落户门槛的技能偏向对低技能流动人口家庭的影响更大。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和代表性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的匹配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城市落户门槛提高了流动人口家庭儿童留守的概率,其中高落户门槛导致的居住成本和基础教育资源可获得性是两个重要的作用机制。(2)流动人口夫妻双方倾向于共同到大城市工作,但大城市又无法容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以致流动人口家庭不得不让子女独自留守户籍地。(3)落户门槛的技能偏向增加父辈低技能(大专以下学历)的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概率,降低父辈高技能流动人口子女留守的概率。因此,高落户门槛未能逆转人口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反而徒增大量独自留守的儿童,大城市的高落户门槛是我国产生大规模留守儿童的制度性原因。最后,关于留守对儿童精神健康的影响及机制。大城市的高落户门槛造成流动人口亲子分离。理论分析表明,父母共情陪伴的缺失增加了留守儿童抑郁量表得分,从而降低了留守儿童的精神健康水平。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精神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母亲外出务工比父亲外出务工对孩子抑郁程度负面影响更大。(2)机制检验发现,孩子向父母诉说烦恼和父母重视主动与孩子沟通交流两方面均会显著降低孩子的抑郁水平。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共情陪伴严重缺失,并由此导致留守儿童抑郁水平提高。(3)稳健性检验发现,母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儿童幸福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的意愿,妨碍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4)以同社区或同县外出务工的概率作为父辈个体外出务工的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结果与OLS估计方向一致,说明父母外出务工确实会显著提高留守儿童抑郁水平。概言之,大量的流动人口为获取高工资向大城市集聚,但大城市的高落户门槛造成流动人口特别是低技能流动人口亲子分离,父母共情陪伴的缺失降低了留守儿童的精神健康。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采取“抓大放小”的政策,大城市试图通过设立高落户门槛以限制外来人口。但大城市的高工资吸引外来人口就业,高落户门槛下基础教育的不可获得性将流动人口的未成年子女拒之门外,从而产生了新的城市病:父母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双双进入大城市务工,但不得不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特别是落户门槛的技能偏向提高了父辈低技能儿童留守的概率,使低技能流动人口子女陷入留守的困境,从而降低低技能流动人口子女人力资本质量,产生贫困的代际传递。因此,大城市的高落户门槛未能阻止人口流入,反而徒增大量留守儿童。大城市政府与其限制流动人口进入,不如增加教育供给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则应该对城市政府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经济激励。
其他文献
“课程游戏化”是我国近几年来在学前教育领域大力倡导的科学理念,不少学前教育专家和工作者致力于“课程游戏化”的研究,并指导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去实施,以减少、消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使幼儿的身心能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几年过去了,“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贯彻得如何,各个领域中游戏化程度如何,这些情况需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调查,真实地反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落实程度。“课程游戏化”的实
构建和谐山西,要求政府在指导思想上从重视监管转向重视服务,从建设目标上突出服务型政府建设,实现政府从权力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使电子政务以民为本的核心理念得以体现。山西省
随着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和城市整体的绿色建设,国内高校的校园建设也开始着手于长远的绿色规划。很多校园在设计之初,因缺乏科学的规范指导和长远的总体规划,导致绿色校园开
目的:探究白石汤治疗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动物研究证实PI-IBS大鼠存在肠粘膜机械屏障功能障碍,探讨白石汤对肠粘膜机械屏障微
稀土纳米材料被广泛使用,目前已大量进入环境,并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与稀土纳米材料的相互作用应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稀土纳米材料被
在同伴互评中,评价者立场不仅可以解释学生参与互评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同伴互评效果以及后续修改效果。现有研究多数关注评价者立场分类,然而却鲜有研究探讨评价者立场的影响因素。基于此,本研究探究同伴互评中所表现的评价者立场种类并解释评价者选择不同立场背后的原因。本研究基于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中的同伴互评活动,以学生文本和半结构化访谈为研究工具,进行了三次数据收集和分析。共收集103份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创共享的一种语文生活。只有在语文课堂上努力追求多方和谐,顺其自然规律,选择有效生成,合理开发资源,力求课堂简约,学生真切感悟,才能使语文课堂更具实
截至2016年,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超过80%,成为即时通信与网络新闻之后的中国第三大基础互联网应用。搜索引擎服务带给网民便利的同时,由其产生的侵权隐患也日益凸显,其中由搜索
徽州园林,狭义上指在徽州地区修建的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内容、功能以及形式又可细分为水口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寺社园林这三种类型。徽州私家园林
肝脏和胰腺是来源于胚胎内胚层的两个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包括糖类代谢,脂类的体内平衡和酮体的产生,氨基酸的新陈代谢,对摄入各类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