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子剖析数据的红松人工林整枝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整枝在控制林分生长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林分生长收获预估体系,因此通过枝条生长及树冠高度的变化合理的预测出整枝的时间和强度对林分的生长发育十分重要。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60株人工红松1534个节子数据,利用SAS软件中的NLMIXED和GLIMMIX模块构建人工红松节子属性因子(基径、健全节长度、死亡年龄、角度)的混合效应预估模型。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2LL)和似然比检验(LRT)评价指标对所构建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树木效应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均高于传统回归模型。含有b1、b2随机参数组合的节子基径模型是最优混合效应模型;含有b1、b3随机参数组合的节子健全节长度模型是最优混合效应模型;含有节子基径随机参数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为节子死亡年龄最优模型;含有截距、节子基径、健全节长度3种随机效应参数组合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为节子角度最优模型。混合效应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更能有效地描述节子属性。  通过树干生长获得的相应年龄的树高数据和筛选出的349个节子数据作为建立树高、有效冠高及枝下高动态生长模型。基础模型选择Richards方程,在其基础上构建树高、有效高和枝下高的非线性混合模型。考虑林木个体之间的差异将树木效应加入到混合模型中,采用SAS NLMIXED模块进行模拟,并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2LL)及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偏差(Bias)进行最优模型的选取及拟合效果的评价。采用独立样本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拟合精度证明效果很好。结果表明:考虑树木效应的混合模型模拟精度高于传统回归模型。通过建立的模型计算出人工红松林整枝的时间和强度,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模拟图得出第一次整枝时间为第15年,整枝强度为1.01m;在整个幼龄林时期共需要整枝5次,平均整枝强度为1.46m;进入中龄林后,整枝间隔与幼龄林时期相差不大,整枝强度明显下降,最后一次整枝强度仅为0.34m。  红松是东北主要的用材树种,利用节子属性预测模型和树高、有效冠、枝下高模型计算出的整枝方案,可以为提高木材质量提供有效依据。
其他文献
昭通地区是入滇的必经之地之一,开发很早,时至今日其森林资源留存较少。查清该地区的昆虫区系及物种多样性,对该地区的自然保护很有价值。2006年7~8月,选择永善县细纱乡小岩方、大
学位
本文选取秦岭火地塘林场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和场内次生林的林分近自然度为主要研究内容,以RS和GIS技术的集成应用为主要技术手段,综合研究区1956年航空遥感影像和2
壳聚糖拥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抑菌活性,在抗菌材料、食品工业、医学等领域被普遍的研究应用。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植物生理功能的调节,免疫系统的激活等;壳聚糖还
吉氏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ex Palibin)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乡土树种,适宜荒山及城市绿化,并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发展前景广阔。目前,针对于吉氏木蓝的研究重要集
新疆野生核桃(Juglans regia L.)是我国栽培核桃的直系祖先,全世界大面积集中分布的野核桃林只有两处,新疆巩留县的野核桃林是其一。新疆野生核桃林是我国非常珍稀的野生植物
绣线菊属植物多为美丽的落叶花灌木,种类丰富,园林观赏和应用价值高。本属植物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种或品种之间的抗旱性和干旱适应能力均有明显差异。研究绣线菊的
摘 要:作物栽培技术管理包括作物的轮作、套作、间作、布局和复种等,决定了一个区域作物生产的配置、种植、构成和熟制方式。本文对作物栽培技术管理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作物栽培 品种 轮作  中图分类号:S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44-01  合理的作物栽培必须考虑当地的社会条件、生产条件及自然条件,以制定合理的种植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社会经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