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腺苷蛋氨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包括临床症状、肝功能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特别是观察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疗效,探讨和评价腺苷蛋氨酸临床上改善肝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各种原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的患者共50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在常规护肝治疗措施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mg qd iv,对照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qd ivgtt,疗程均为2周。观察并比较临床症状(乏力、纳差、恶心、腹胀、肝区不适),肝功能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的改善情况以及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恶心症状均消失。对改善腹胀症状,治疗组显效率为44%,有效率为44%,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率为37.5%,有效率为37.5%,总有效率为75%。对改善肝区不适症状,治疗组显效率为38.5%,有效率为53.8%,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率为35.3%,有效率为47.1%,总有效率为82.4%。两组对改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2、两组治疗后除对照组白蛋白(ALB)上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余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均<0.01),其中治疗组ALT由治疗前185.6±67.1IU/L降至59.1±35.5IU/L,AST由治疗前198.9±68.2IU/L降至58.5±40.8IU/L。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对ALB、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的疗效分析显示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为50%,总有效率90% ,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20%,有效率35%,总有效率55%(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腺苷蛋氨酸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在改善乏力、纳差、恶心、腹胀及肝区不适症状以及恢复肝功能生化指标ALT、AST、ALB、γ-GT、ALP、TBil、DBil方面疗效显著。2、腺苷蛋氨酸临床应用安全,具有较高的改善肝功能损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