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轮状病毒免疫相关蛋白基因的遗传转化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每年受轮状病毒危害的婴幼儿数量非常巨大.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发展有效的疫苗.vp7和vp4是轮状病毒的主要外壳蛋白和中和抗原,vp6是主要的病毒蛋白,能诱导产生IgG抗体和IgA抗体,与保护性免疫有关.这三个基因的研究受到了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该试验以红秀CT黑田五寸人参和新透心红胡萝卜的下胚轴为受体材料,将编码轮状病毒主要蛋白的vp7、vp6和vp4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入胡萝卜,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从无菌苗的获得、愈伤组织诱导、选择压、共培养时间、愈伤组织再生及再生苗的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优化,筛选并得到了以胡萝卜下胚轴为外植体稳定完整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植株再生各个时期因素的研究和优化,建立了完整的胡萝卜再生体系.确定种子的最佳灭菌条件是1%AgNO3振荡消毒15~20 min;红秀CT黑田五寸人参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组合为B5+0.1mg/L 2,4-D+0.2mg/L KT,新透心红的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和激素组合为MS+0.1mg/L 2,4-D;MS培养基有利于再生植株的生根;再生植株在培养瓶中的炼苗时间以7~10 d为宜.2.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高效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并将vp7、vp6和vp4基因成功导入胡萝卜.7~9 d苗龄的胡萝卜下胚轴浸染农杆菌15~20 min,共培养2~3 d后,转入附加75 mg/L Kan+500 mg/L Carb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待形成抗性愈伤组织后,继代到附加120 mg/L Kan+300 mg/L Carb的植株再生培养基上,50 d后可得到Kan抗性苗.3.经过几次Kan的筛选,得到Kan抗性植株421棵.并对其进行了PCR检测.204棵转vp7基因的Kan抗性植株中,有62棵为PCR阳性;120棵转vp6基因的Kan抗性植株中,有33棵为PCR阳性;97棵转vp4基因的Kan抗性植株中,有21棵为PCR阳性.4.对转vp7基因的植株进行了Southern blot和RT-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胡萝卜基因组上,并在转录水平上检测到表达.
其他文献
欧李(Prunus humilis (Bge).Sok)属于蔷薇科樱桃属低矮的灌木。这次试验选择不同立地条件及不同叶型的野生欧李作为实验对象,对植株的植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旱性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