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发病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分子机制探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m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五年生存率较低。早年发病胃癌(Early-Onset Gastric Cancer,EOGC)是指发病年龄≤45岁的胃癌,其常因延误诊断而导致肿瘤进展。近年研究表明女性青年胃癌呈现增加的趋势。EOGC在性别上、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特点及预后方面均较传统胃癌有显著的不同,提示EOGC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癌。由于EOGC较传统胃癌环境毒素接触少,故遗传因素可能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家族性胃癌(Familial Gastric Cancer,FGC)是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胃癌,遗传性胃癌(Hereditary Gastric Cancer,HGC)是指FGC中由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胃癌。EOGC中FGC 比例较传统胃癌高,故我们迫切需要找出EOGC的遗传背景,以达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目的。遗传性弥漫型胃癌(Hereditary Diffuse Gastric Cancer)是目前研究最彻底的胃癌综合症,符合其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中约30-50%存在CDH1基因胚系突变,然而该基因的突变频率在胃癌高发国家及胃癌低发国家比例不一。目前为止关于EOGC的遗传背景及雌激素/雌激素受体是否在其发病中起作用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我院11年期间收治的≤40岁EOGC患者总结出EOGC发病特点,并选取典型家系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情况,同时进行系列体外实验来验证胃癌是否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方 法1、调取我院病理科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所有胃癌患者,选取所有≤40岁胃癌及250例老年胃癌,收集临床病理内镜资料,并随访患者的生存状态及详细家族史,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2、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EOGC 中 E-cadherin、ERα、ERβ 及 p53定位及蛋白水平表达,同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3、选取EOGC中两个遗传背景较明显的家系(共四例患者)行全基因组测序,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类遗传变异,结合TCGA数据库以及与既往文献比对得出频发的胚系突变。4、使用 Western Blotting 检测人胃癌细胞株 AGS、HGC27、MKN45、NCI-N87、KATO-Ⅲ及人永生化正常胃上皮细胞株GES-1的ERα、ERβ及Tffl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测定AGS中其细胞内定位。使用ESR2基因的特异性siRNA转染胃癌细胞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软琼脂集落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Annexin V/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标记物蛋白水平的变化。使用p53野生型细胞株KATO-Ⅲ转染siESR2后采用Annexin V/PI检测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标记物蛋白水平的变化。检测三株细胞株中Gadd45α蛋白水平变化。使用电镜检查,荧光检测及蛋白水平检测细胞自噬水平,使用自噬抑制剂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最终检测MAPK通路的变化。结果EOGC较传统胃癌为女性(65.1%VS 28.8%,P<0.05)、弥漫型胃癌(79.4%VS29.2%,P<0.05)多见。FGC占总体EOGC 1/4,在临床病理学特点上两者无差异。EOGC中有51.1%患者存在Hp感染,且Hp感染与Lauren肠型胃癌及浸润浅层(pT1及pT2)强相关。EOGC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CA72-4及CA125水平增高,切缘阳性及晚期肿瘤。免疫组化及Westem Blotting显示EOGC中E-cadherin癌组织明显减少,ERα及ERβ表达癌较癌旁组织增多,p53突变率高,ERβ阳性更多见于青年患者(33.6 VS 35.3,P=0.005)及进展期肿瘤(pⅡ,pⅢ,pⅣ,P=0.009)。同样p53阳性更多见于青年患者(32.2VS34.6,P<0.01)及进展期肿瘤(P<0.01)。p53阴性患者预后明显优于阳性患者。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两例胃癌家系中并无CDH1、TP53基因突变,较有意义的突变为LILRA4 c.953-2A>G。最终雌激素受体研究方面,体外实验证实胃癌细胞在低剂量雌激素作用可引起ERK1/2激活,而ERβ是胃癌中主要亚型,siRNA敲减ESR2表达后胃癌细胞出现增殖抑制、凋亡增加及自噬增加的现象,抑制自噬后可抑制凋亡的增加,故siESR2后引起MAPK通路激活,进而激活Gadd45α,促进自噬及凋亡。结 论EOGC为不同于老年胃癌的特殊类型肿瘤,其以女性弥漫型胃癌为主,分化差、生物学恶性度高,存在CA72-4及CA125水平增高的患者预后较差,如果EOGC在可切除范围内则预后较好。分子病理学特点上EOGC同样伴随E-cadherin的缺失及p53的突变,同时ERα及ERβ在其发病中起癌基因的效应,以ERβ表达为主。p53阴性患者预后优于p53阳性患者。全基因组测序显示四例患者无CDH1、TP53胚系突变。低剂量的雌激素水平可引起胃癌细胞微弱的增殖效应,干扰ESR2基因后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综上所述,在EOGC临床处理中,早期诊断并手术治疗是关键,同时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能为EOGC中ERβ过表达的患者起到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平水铜矿和建德铜矿均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浙西北地区。平水铜矿发育有铜矿体和金矿体。铜矿体赋矿地层为新元古代双溪坞群平水组火山岩;矿体直接产出于平水组细碧角斑岩系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与细碧角斑岩的关系为整合关系;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磁铁矿,矿石构造主要为典型的块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并存在特征性的喷流沉积岩:铁碧玉、重晶石和石膏等;平水铜矿体具有矿石矿物和特征性矿物分带现象。平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是一种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临床上针对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心脏功能衰竭的晚期缺血性心脏疾病,药物治疗、介入成形和外科搭桥都不能挽回损失的心肌组织,唯一可靠的治疗方法是心脏移植,但该方法费用昂贵,且受到供体来源的限制。最近十几年来,心脏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表明,干细胞(stem cells)移植治疗虽可提高受损心脏功能,但细胞移植
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表明无菌性炎性反应在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炎性反应的调控中枢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尽管对NF-κB已做大量研究,然而对于其具体作用,目前仍有争论。文献报道,在缺血缺氧(hypoxia-ischemia,HI)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
背景与目的内皮祖细胞(EPC)归巢能力下降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是EPC归巢最重要的趋化因子,除了其经典受体CXCR4外,有文献提示Syndecan-4(Synd4)可以介导SDF-1的信号转导。很多病理状态都可以诱导细胞表面Synd4的脱落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故本课题拟以糖尿病为研究背景,观察氧化应激诱导的EPC表面Synd4脱落现象
一、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当今世界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美国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的发病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率位于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即使目前针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手段已日趋成熟,现每年仍有20-40%的患者出现复发转移,这也是引起乳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全世界临床医生及科学家关注的焦点。既往对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蛋白质编码基因的突
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亚洲国家尤为高发。化疗仍为当前复发性和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广泛的耐药性造成临床胃癌治疗的巨大挑战。本研究聚焦耐药性胃癌研究,以期为临床胃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利用组织芯片等技术,我们对了临床肿瘤组织和多种胃癌细胞株进行了考察。我们发现STAT3激活程度及S1PR1信号通路增高与胃癌化疗耐药性高度相关,提示耐药肿瘤组织和细胞中S1PR1信号通路可能是STAT3异常活
全身麻醉可引起老年或发育期哺乳动物大脑广泛的神经毒性和认知功能损伤。线粒体是全身麻醉引起早期损伤的细胞器之一,且线粒体功能紊乱是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及亨廷顿病等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这些疾病常伴随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我们推测线粒体损伤可能是全身麻醉引起神经毒性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机制。然而,关于线粒体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鲜有报道,且缺乏快速有效靶向改善线粒体的药物。本研究主要包括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酒精以外的其他因素导致的肝脏弥漫性脂肪浸润。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逐渐增高,已经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肥胖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引起的肝脏对脂肪酸的摄入和输出的失衡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肝细胞内单纯的TG积累是可以逆转的,因而明确肝细胞内TG积累
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类型,克罗恩病代表着一系列慢性肠道炎症、损害及结构上的破坏、重构。尽管克罗恩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通过对患者及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都参与了该病的发病过程。尽管手术并不是治愈克罗恩病的方法并且术后的复发非常常见,但仍有70-75%的克罗恩病患者因为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了克罗恩病的并发症如肠道狭窄或梗阻等原因需接受手术治疗。由于克罗恩病的好发部位位于末端回肠及盲肠,
为支撑区域尺度重金属镉(Cd)污染农田的分区管理决策,以湖南省某典型粮食大县为案例,通过区域网格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分析县域Cd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单因子评价、地累计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法,评估该县Cd污染风险。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方法对Cd污染风险区划分差异较大。单因子指数法显示该县仅有5.9%的区域存在污染风险,地累计指数法显示该县29.2%的区域存在污染风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而健康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