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腿膝踝协调控制机理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大多数的大腿假肢只是考虑了膝关节的功能,但对于膝上截肢患者来说,假肢踝关节的性能同样对步态具有很大影响。而具有膝踝协调控制功能的仿生大腿假肢的研制可以弥补这种不足,使残疾人的步态趋于自然。因此,在仿生大腿的研发过程中,膝踝协调控制机理的研究非常重要。为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  (1)通过VICON三维步态分析系统采集正常人在快、中、慢三种不同步速下的步态数据,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了行走步速对步态参数的影响,研究发现步速的变化对步幅、步长、站立相百分比、对侧脚离地百分比以及足尖离地时膝踝关节的角度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研发可以自动适应快、中、慢三种步速的仿生大腿假肢提供设计依据。  (2)采集了膝上假肢穿戴者的步态数据,比较分析了膝上假肢穿戴者健肢侧和残肢侧的步态差异,以及膝上假肢穿戴者和正常人的步态差异,分析假肢穿戴者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膝上假肢穿戴者两侧的对称性比较差,残侧站立相短且摆动期长,健侧摆动期短且站立相长,这是由于患者所穿戴假肢的机构性能以及患者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的结果,对仿生大腿假肢的设计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3)选取合适的网络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提出并验证了通过BP神经网络研究膝踝协调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由膝关节的运动信息可以很好的预测出踝关节的运动信息,并初步探讨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膝踝协调控制方法,为全智能膝踝协调假肢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4)对人体下肢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建立了人体下肢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人体各部位抽象为简单的刚性几何实体,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人体虚拟样机的模型,并结合BP神经网络的膝踝关节协调运动的研究结果,将模型导入Adams对其进行运动动力学仿真,该部分研究进一步验证了BP神经网络研究膝踝协调控制机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仿生机器人技术是当今高技术领域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在各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而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发达国家都加大对仿生技术的研究力度,力求在这一领域占据制高点。仿生机器人
本文利用逐次逼近法和变结构方法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前馈反馈最优补偿控制问题。讨论了控制律的物理可实现问题。基于两自由度1/4汽车悬架主动控制模型,研究了具有极点约束的汽
到目前为止,微弱光电信号检测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更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于微弱光电信号检测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电能利用的重要转换装置,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电力电子变换器具有网侧的高功率因数和本身的高效率。基于软开关技术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成为满足这一要求的
尺度空间技术是一种性能突出的多尺度分析技术,特征提取算法是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图像领域具有基础性的底层算法,提取不变特征是特征提取算法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图像特征提取
开关磁阻电机(SwitchedReluctanceMotorSRM)的结构相对简单、可以灵活的控制、可缺相运行、起动性能好,鉴于以上优点,此种电机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其应用已涉及到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