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制备不同高岭土含量的聚酯纤维,探讨高岭土含量对聚酯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为开发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和高附加值的聚酯纤维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本文综述了高岭土的结构特征和改性、聚合物/高岭土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聚酯纤维改性的技术现状。采用共混法制备了高岭土母粒,再纺成高岭土母粒含量分别为2%(PET-KL2)、4%(PET-KL4)和6%(PET-KL6)的三种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100dtex)。探讨了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吸湿性、沸水收缩率和抗紫外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聚酯中加入高岭土,断裂强度和杨氏模量随着高岭土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吸湿性随着高岭土含量的增加而大幅度提高;沸水收缩率随着高岭土含量的增加有所下降;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具有很好的抗紫外性能。   用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高岭土对聚酯纤维的结晶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纤维保持原长热处理条件下对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高岭土后聚酯纤维[100]晶面、[`110]晶面的晶粒尺寸有所下降,而[010]晶面的晶粒尺寸有所增加。随着高岭土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结晶度下降、晶区取向指数略有下降。纤维经保持原长热处理,能增加晶粒尺寸,提高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尺寸变化与热处理条件有关。   用DMA研究了定长热处理对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PET-KL2和PET-KL6)热机械性能和TGA-DSC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热处理的不同含量的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而经热处理后,仅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聚酯基体中加入高岭土,在40-60%的纤维失重范围内,聚酯纤维、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热失重分解温度基本不变,其熔融特征温度的变化也较小。用DSC研究了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PET-KL4)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加入高岭土,纤维的熔点、结晶温度增加,结晶完成的时间缩短,结晶速率升高。   考察了三种染色方法对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的高温染色、载体染色和碱性染色。结果表明,高温染色时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在低温区的上染率、K/S值和上染速率明显高于纯聚酯纤维,而在高温区的上染率、K/S值的和上染速率则差异较小;不同含量高岭土改性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的差异不大。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适合用载体染色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五种匀染剂组份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碱性匀染剂,并应用于耐碱性分散染料的碱性染料工艺。与酸性条件染色相比,高岭土改性聚酯纤维PET-KL4在碱性条件下的上染率较高,而碱性条件下不同pH值之间的上染率和K/S值的差别较小。PET-KL4纤维在碱性条件下的染色不匀度较酸性染色条件小。
其他文献
带钢是航空、汽车、化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带钢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对带钢表面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的原因,在轧制带钢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Following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 trend of 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eco-friendly natural fibres,this work studies the effects of alkali and silane treatment
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中医认为,芦荟性苦味寒,具有凉血、明目、清肝热、通便、健胃的作用.可以用于便秘、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糖尿病、湿疹等
期刊
This innovative work presents mechanical,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and analysis of newly extracted fiber from naturally resourced plant stem,named
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病症,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常见多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邪侵袭
期刊
家住浙江绍兴柯桥区柯桥街道兴越西区公寓3楼的宋成林老人,已是104周岁高龄.柯桥区的百岁老爷爷中,他是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目前身体健朗,耳聪目明,声音洪亮,思路清晰,生活全
期刊
双滚筒采煤机是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重要设备,实现其单个设备的自动控制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无人化”的重要前提,其中,采煤机滚筒的自动调高技术是采煤机自动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受限于煤矿井下的恶劣环境,很难获取采煤机现场工作时的信号,为了更好地开展对采煤机滚筒自动调高技术的研究,课题组基于相似理论设计了一种采煤机调高实验装置,但是还仅限于理论设计,并未进行具体的实物研制。本文首先在课题组之前对实验装置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