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29次 | 上传用户:su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我国区域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阐明区域经济运行各阶段的发展规律,揭示中国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的运行轨迹与现实矛盾,探索中国区域经济通过协调机制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全文以“由谁协调”——“协调什么”——“怎样协调”为主线,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在时空结合中诠释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突出区域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重点探究区域经济结构的生态系统和形成机制,构建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制度结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保持总体的高效运转和快速增长,又促进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使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稳定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同时达到各区域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大体经历了一个从平衡发展到不平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过程。整个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衡发展;1978——1995年,以区域差距扩大为代价的非均衡发展;1995——2003年,初级阶段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003年至今,社会政策整合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转型期中国的区域经济协调置身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转型背景之下,这一背景的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主体特征——政府主导;结构特征——阶梯性不平衡;规则特征——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既有规则与应有规则之间的断裂;模式特征——“压缩一跳跃型”发展。基于这种宏观的转型背景,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的主体模式定位于“政府主导——市场重心”模式,才能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契合。强调政府主导,因此区域经济协调的主体设置就必然主要依托现有的行政机构而展开,但同时强调以市场为重心,也就要求在既有的行政机构的系统内整合具体的协调主体,同时也应当根据区域经济协调的具体需要而安排专业化的协调主体机构。另外,“政府主导——市场重心”的区域经济协调主体的模式定位还要求中央政府对于协调主体给以财政和预算上的大力支持,开辟若干特定的应急通道,以解决区域经济协调中的诸多临时事宜。同时,任何协调机构的行为手段、对象统筹等微观问题都必须遵守市场的要求,根据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的特定情形来展开。 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大的层次、六个基本题域、十一个具体的点。全部问题框架可以用三个简明的问题来贯穿:“由谁协调"——“协调什么”——“怎样协调”。第一个问题,即“由谁来协调”的问题,事实上是协调主体的组织与构成问题。第二个问题,即“协调什么”的问题,事实上是协调的客体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食管支架置入术的预注时间和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无痛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6)和对照组(n=60),试验
本研究通过界定相关概念,对国内外"互联网+"背景下胃癌术后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包括胃癌术后随访的必要性、胃癌术后患者对延续性居家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的经济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开始逐渐瓦解,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开始植入中国大地。此后,资本主义经
当前,许多人都感觉到了沙漠化以及环境的退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危害。这种危害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本文根据15 种文献的2800 多个双宾语结构例子对先秦双宾语式进行了较全面的断代研究。笔者归纳出178 个带双宾语的动词,从中发现这些双宾语结构的述语一般由三向动词担任,它们同主语、
目的探讨小儿完全性房室通道(CAVCD)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41例CAVCD患儿,男19例,女22例.Rastelli分型:A型21例,B型10例,过渡型10例.26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在中度
钱塘江河口为游荡性强涌潮河口,历史上曾用“以宽治猛”,致使主流频繁摆动、河床冲淤变幅极大,相应潮汐变幅也很大,许多河口资源不能利用。建国后,一方面对古老的明清海塘进行加固
2010年9月21日教育部出台的《留学中国计划》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并使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际化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