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掀起了改革的热潮,纷纷学习新课程理念,许多学校都在实验,试图摸索一套行之有效而又易于实际操作的新课程实施方案。“有效学习和高效学习”成为当前学校关注的热点,尤其是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顺应了国内外课堂教学研究的趋势,也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1351”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继杜郎口“336”模式、昌乐二中“271”模式、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之后的一种结合我校实际校情,学情的又一种有特色的初高中普遍实用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在地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在践行“1351”遇到的的困惑和积累的经验,探讨“1351”模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实施策略、阶段性取得成果以及实际操作中注意的问题。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在解读新课程的基础上,指出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阐释了“1351”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理论基础。综合概述了“1351”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第四部分:操作流程。详细阐述了“1351”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案例。第五部分:实施策略。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本文从转变教师角色,合理进行小组建设,当堂训练、以生为本等方面阐述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策略。第六部分:取得成效。“1351”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高考成绩、学习兴趣,丰富了课程资源,创造了教育和谐,实现了教育的幸福。第七部分:注意问题。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诞生,凝聚了许多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校长和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困惑和比较棘手的问题,容易走弯路。这部分内容就结合本人实践经验,提出四条注意问题,希望以此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