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铁蛋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液及细胞中的转运蛋白。它可以通过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运载抗肿瘤药物小分子进入靶细胞,因此将转铁蛋白应用于抗肿瘤药的靶向载药体系的构建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黄腐酸是一种含有芳香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研究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生物及药理活性,对于宫颈癌、艾氏腹水癌、白血病、艾滋病毒、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报道了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机制并开发出了以转铁蛋白介导的药物小分子载药体系,因此研究黄腐酸与蛋白质的作用机制可以为开发与设计转铁蛋白介导的药物分子载药体系提供一种新思路。利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热力学计算、圆二色谱等一系列方法研究了pH 7.4和pH 4.8中转铁蛋白与黄腐酸在15℃,25℃,37℃三个温度下的相互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pH环境和不同温度下黄腐酸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使转铁蛋白发生荧光猝灭现象,其为静态猝灭过程,并且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低温条件下黄腐酸小分子到达肿瘤细胞内后可能会被释放。当pH=7.4时黄腐酸与转铁蛋白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氢键与范德华力,并且能够引起转铁蛋白中α-螺旋结构的百分含量减小,改变转铁蛋白的二级结构,使其结构变得更加疏松;当pH=4.8时黄腐酸与转铁蛋白的作用力类型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引起了转铁蛋白中α-螺旋结构的百分含量升高,使转铁蛋白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通过黄腐酸与转铁蛋白的机制研究,证明黄腐酸能够与转铁蛋白结合实现靶向载运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黄腐酸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储存、运输过程,利用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热力学计算、圆二色谱等一系列方法研究了黄腐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pH环境、温度下黄腐酸能够使人血清白蛋白发生荧光猝灭,主要为静态猝灭并且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黄腐酸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后很难被释放。当pH=7.4时黄腐酸与人血清白蛋白主要为氢键与范德华力,并且能够引起转铁蛋白中α-螺旋结构的百分含量升高,使其结构变得更加紧密;当pH=4.8时两者之间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引起转铁蛋白中α-螺旋结构的百分含量降低,使转铁蛋白的结构变得更加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