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二期课改”《学前教育教师参考用书》经过了从“试验本”到“试用本”的修订,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操作性,在使用一个学期以后,一线教师是怎样的认识态度?本研究从两个版本比较的角度,通过240份问卷调查和9名教师访谈,试图从教师对于两个版本的倾向性揭示这个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上海《教师用书(试用本)》与上海《教师用书(试验本)》相比,最大的改变是增加了教学活动实例,并且得到绝大多数一线教师的肯定。进而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幼儿园教师对参考用书的倾向性与职称有较大关系:不同职称教师的参考用书倾向性有极其显著差异。而不同园所级别、学历、教龄对教师参考用书的倾向性影响不大,但仍呈现一定趋势:更高级别园所的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试用本;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使用试用本;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更倾向于使用试验本,6-10年教龄的教师最倾向于使用试用本。总的来说,在对于两个版本上海教师用书的认识态度上,不同的教师有所不同。相对教龄短、经验欠缺的教师来说,更倾向于使用试用本,并希望提供更多地参考教案;而教龄长、经验丰富的教师,则更倾向于使用试验本或对是否提供现成的教案表示无所谓的态度。但对于上海目前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给与一定数量现成教案的参考有利于他们日常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研究者根据研究结果,以人类发展生态学和课程理论为依托,从先进理念与社会文化现实的矛盾、教师自身发展、教材的提供和评价者等方面就上海《教师用书》的修订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师如何更好地使用参考用书、实现专业的发展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