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叶前区对动态面孔表情与凝视方向的整合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动态面孔为实验材料,采用性别判断任务,试图从面孔变化过程的角度考察表情与凝视方向加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神经机制。17名研究生参加了实验。结果发现,动态表情与动态凝视加工涉及的脑区有所不同,其中左右侧颞叶前区、左侧旁海马回以及右侧舌回在动态表情加工与动态凝视加工中均有激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左右侧颞叶前区在2表情变化(由中性变为生气、由中性变为恐惧)×2凝视方向变化(目光由看向两侧变为看向被试、目光由看向被试变为看向两侧)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表情与凝视方向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动态表情与动态凝视的加工可能是分享式加工,颞叶前区可能参与了两者信息的整合。但表情与凝视的加工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似乎还受到不同神经网络的调控。
其他文献
约瑟夫·利希滕贝格(1925-)是当代著名的自体心理学家。他将自体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结果联系起来,在主体间性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机系统理论。他认为精
当代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即是构建一个能同时阐明意识的主观性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纲领。神经现象学是一项联合了神经科学和现象学,在强调人类心智的具身-生成条件
本研究依据Banich基于任务难度的两半球相互作用理论,采用视野内(半球内)和视野间(半球间)呈现技术,考察汉语形声字语音和语义加工中任务难度对大脑功能偏侧化与相互作用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