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观察Wilson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Wilson患者脂质代谢障碍发生可能的病理机制,提高临床对Wilson病脂质代谢障碍的认识;(2)观察伴脂质代谢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Wilson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脂质代谢指标水平的差异,分析Wilson患者脂质代谢障碍发生可能的病理机制,提高临床对Wilson病脂质代谢障碍的认识;(2)观察伴脂质代谢障碍的Wilson病患者中医证候特征,为中西医诊治方案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1)按照确立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120例Wilson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利用Dahwan评分量表及Child-Pugh分级量表对Wilson病患者肝功能不全程度进行评分、分级;依据Wilson病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脑型、肝型、混合型。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脂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分析Wilson病患者脂质代谢障碍与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不全程度、分型间相关性。(2)依据脂质代谢障碍指标水平将Wilson病患者纳入脂质代谢障碍组、脂质代谢正常组。根据Wilson病辨证分型标准和中医证候积分量表,明确患者的中医证型、病位要素、病性要素。统计分析两组的中医证候特征。结果:(1)经统计分析,发现Wilson病患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其脂质代谢障碍发生率为40.8%(49/12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0%(6/60),两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Wilson病脂质代谢功能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表明,Wilson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相关指标(TC、TG、HDL-C、LDL-C、APO-A1、APO-B)与病程、性别、年龄均无明显相关,但与肝功能不全程度和临床分型有关,患者肝功能不全程度越重,脂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TC、TG、HDL-C、LDL-C、APO-A1、APO-B)下降越明显;肝型、脑型、混合型三组脂质代谢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中医证型分布方面,以痰瘀互结证为最多见,占27.5%(33/120)。其次分别为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脾肾阳虚证,分别占比17.5%(19/120)、15.8%(21/120)、15.0%(16/120),但证型分布与脂质代谢障碍发生率无关(P>0.05);在中医证候要素积分上,两组(脂质代谢障碍组、脂质代谢正常组)在病位要素(脑髓、肾、脾)和病因病性要素(痰浊、内湿、瘀血、阴虚、血虚)上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在肝这一病位要素积分分别为17.84±3.47、15.55±4.81,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脂质代谢障碍组在病位要素分布频率的排列依次为(降序):肝(83.6%)、脑髓(71.4%)、肾(46.9%)、脾(32.6%);病因病性要素依次为:痰浊(73.4%)、瘀血(59.8%)、阴虚(42.8%)、内湿(36.7%)、血虚(32.6%)。非脂质代谢障碍组在病位要素的分布频率排列依次(降序)为:脑髓(60.5%)、肝(53.5%)、肾(42.6%)、脾(36.6%),病因病性要素依次为:痰浊(67.7%)、瘀血(64.7%)、阴虚(50.7%)、内湿(40.8%)、血虚(28.1%),两组之间仅在肝这一病位要素的分布频率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Wilson病患者脂质代谢障碍发生率比健康体检人群高,以相关指标(TC、TG、HDL-C、LDL-C、APO-A1、APO-B)水平下降为主;(2)Wilson病脂质代谢障碍与肝功能不全程度、临床分型相关,而与病程、年龄、性别无相关性;(3)Wilson病脂质代谢障碍发生率与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存在相关性;在证候要素上,Wilson病脂质代谢障碍患者最常见的病位要素为肝,脂质代谢正常患者最常见的病位要素为脑髓;二者最常见的病因病性要素均为痰浊。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耐药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特性以及81 0nm激光和670nm激光对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效果,寻找具有杀菌作用的激光能量范围,为临床上安全、有效地使用810nm和670nm激光和光动力治疗相关耐药菌感染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测量并绘制本实验室适宜念珠菌生长条件下耐药与质控菌株的生长曲线,了解菌株生长特性。2.810nm和670nm激光对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研究分别取耐药白色念珠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铁路隧道、引水工程、越江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开展,因此,地铁隧道逐步向大深度方向发展。深埋条件不仅给盾构隧道设计施工带来新的挑战,也将对深度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室内土工实验以及现场监测等方法,针对近期出现的深埋盾构隧道施工设计计算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以建立深埋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技术及相关计算理论。
导电环是太阳帆板驱动机构中负责传输电信号以及电功率的结构,其功能是通过导电环中滑环与电刷的接触滑动实现的,在接触摩擦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摩擦磨损产生磨屑颗粒。磨屑颗粒接触带电,在电磁场作用下发生运动迁移。运动迁移后的磨屑颗粒粘附沉积在导电环的某些位置,可能会造成电场畸变等,严重者将会诱发放电、影响太阳帆板驱动机构的正常功率传输。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与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太阳帆板驱动机构内部电磁场分布
为了获得更高的距离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大型阵列雷达系统往往会增大天线孔径,采用成百上千个阵元组成天线阵列。如果每个阵元都有各自的处理通道,在阵元级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硬件成本,还会大大增加系统的运算量,难以在实际工程中设计实现。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可以将所有阵元按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划分到不同子阵中,同一个子阵内的阵元共用一个处理通道,从而在子阵级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
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铺灸治疗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观察铺灸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疲乏程度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外周血象、免疫指标等的影响,明确铺灸治疗CRF
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未成年人作为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被忽视的社会境遇逐渐得到改善。在民法学领域,将未成年人作为独立权利个体、全面进行权益保护的做法越来
金刚石具有宽禁带、高热导率、高载流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压等优点,被认为是终极半导体。对于半导体器件来说,经常采用先辐照后退火的手段以提高其载流子浓度与迁移率。然而目前对金刚石辐照缺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纯IIa型金刚石和氮掺杂金刚石上,而对于硅掺杂金刚石辐照缺陷的研究非常少,制约了硅掺杂金刚石大功率电子器件的研制开发与性能调控。本论文采用近阀能辐照技术对硅掺杂金刚石进行电子辐照,然后利用低温光致发光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装备的功能结构越来越复杂、型号种类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电子装备安全可靠运行以及满足不断增长的测试需求,自动测试系统已成为多型号复杂电子装备及系统可靠测试维护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自动测试系统存在着专用性强、测试系统之间互不兼容、互操作性差、利用率低等问题,设计开发具备一定通用性的测试系统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测试领域中自动测试标识语言(ATML)标准为自动测试系统提供了测试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设备己经广泛应用到生活各个领域。然而,对于无线传感器和微电子器件来说,传统电池的供能供能方式有很多弊病。例如,传统电池总能量有限,难以满足微电子器件能量长期需求,而频繁的更换电池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环境中的振动能无处不在,有效的俘获这类能量便可解决上述的供能问题。压电俘能是当前振动能俘获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振动特性上,悬臂梁由于具有低频高响应的优点,被广泛作为压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增加以及运营速度的不断提高,钢轨波磨、轨缝冲击、车轮多边形等原因引起的高频激励会引起车辆各部件的振动,导致各部件动应力增大,严重影响高速列车的安全性。转向架构架作为高速列车最重要的承载部件,其疲劳可靠性对高铁安全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对象为CR400BF高速动车组拖车转向架构架,通过台架试验和仿真计算开展高频激励下的转向架构架动应力响应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