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散打运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竞技体育运动的热点。“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以及“中国武术散打与国外搏击术对抗”,给现代散打运动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也奠定了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的基础。散打运动已经进入了市场化和职业化的发展阶段。由于散打运动与其它的运动相比起步比较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包括现代散打理论与技术体系尚未形成系统和定型;多学科综合运用于散打运动的研究、训练、比赛还比较少;多方位、整体性、系统化的面相散打运动的训练的理论比较少。对运动员的监控是了解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训练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监测运动员对运动训练的适应情况,以及恢复情况。技术统计是通过具体化的数字来分析和研究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了解比赛中的情况和指导训练比赛。对比赛活动进行系统调查,运用各种具体的数据反映体育比赛技战术各方面、各环节及其动作为体系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特征,从而达到对比赛技、战术的本质的认识,为更经济有效的提高训练的效率和训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8名运动员进行监测,以模拟比赛代替真实比赛。监测的指标包括:体重、安静心率、特定运动心率、比赛心率、恢复后心率、安静血乳酸、特定运动后血乳酸、赛后血乳酸以及对比赛进行技术统计。研究结论:(1)对运动员的无氧耐力的训练要适度,不能因为比赛的失利就把所有失利的因素全部归结到耐力不足上来,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体力在场上出现不足的主要原因,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2)命中率低的技法的使用是导致体力无效消耗的关键因素,比赛中使用特长动作技能、命中率高的技能,才能既有效地得分又能尽可能地最经济有效地使用好自己的体力。(3)专项无氧耐力在比赛中的动用程度不是影响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专项无氧耐力对胜负的影响至少要从使用技法的成功率来看才有意义。(4)心率虽然在很多项目上是很方便快捷的生理监控指标,但是心率指标不利于对散打对运动员训练强度的监控。从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的角度讨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率没有什么意义。(5)特定运动方法是对散打运动员专项无氧耐力水平的测量方法还是有一定的进步的,较其它的测量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个人的专项无氧耐力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