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行业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政府扩大投资和拉动内需最有力的手段,并始终处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房地产市场发育时间短,相关立法仍不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措施尚不到位,市场自由竞争不充分,相关反垄断制度和机制有待建立,加之某些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力,致使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严重的泡沫化倾向。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及宏观调控政策,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房地产市场的突出矛盾有所缓解。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政府的调控还是法律的规制都没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完全解决,仍有待于立法的进一步完善与相关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措施的协调解决。因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房地产产业正处于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能否保持它的持续稳定发展是维护社会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国房地产产业,从最初的住房福利化分配,到改革开放后的基础性产业,逐渐上升为先导性产业、支柱性产业,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一些不健全的法律调控机制以及不科学的房地产政策的指导下,我国房地产产业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首先,我国房地产融资体制的缺陷为银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各种风险;其次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存在着不合理因素;第三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存在着诸如政府监管力度不足,房屋供给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第四,各种证据表明,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垄断现象。而这些问题和缺陷必然导致市场的混乱,从而侵蚀消费者的利益、削弱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并最终阻碍到我国经济的持久繁荣。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是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初衷。本文以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切入点,在借助经济分析、利益结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法律规制问题及成因做了逐一剖析。包括:我国房地产市场现行立法问题分析;在现有房地产金融体制下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我国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问题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适当性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垄断性成因分析。并借助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日本、美国以及新加坡的房地产现状和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以找出国外房地产市场的运行和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房地产法律制度的建议,包括完善我国房地产立法;构建合理的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正确认识和规制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垄断行为。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对策,这也正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其他文献
多边外交的兴起是当代世界政治的一个重要现象.1978年中国确立了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随后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调整,中国多边外交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中国积极
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我国基本治国方略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性意义。依法行政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行政立法。没有成熟、完善的行政立法,现行的法治难以称得上是良法之治。 我国的行政立法始自建国之初。1949年,新中国第一个宪法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