痫能转道对青霉素致痫大鼠Cxs的表达影响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19871120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目的:通过在致痫灶内置入金属电极,观察电极对痫性放电扩散通路的影响,明确有目的将痫性放电实施转道,能否有助于减弱痫性放电在脑内的扩散。 方法: 采用青霉素在大鼠海马微注射制备急性痫性发作模型(注射点均为右侧海马),将3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六组,每组6只。分别为: 模型组(A):仅制作青霉素致痫模型,不用电极置入致痫灶; 自体脑外转道组(B):经青霉素致痫后,在致痫灶内置入微电极的一端,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自体颅外肌肉组织相接; 自体脑内转道组(C):经青霉素致痫后,致痫灶内置入微电极一端,另一端通过导线引入自体的对侧海马; 异体转道痫能导出组(D1):经青霉素致痫后,在致痫灶内置入微电极的一端,另一端外接导线(通过导线与异体转道痫能接收组电极相连); 异体转道痫能接收组(D2):在实验鼠右侧海马置入微电极的,电极另一端外接导线(通过导线与异体转道痫能导出组电极相连); 对照组(F):即不用青霉素致痫,仅在以上各组致痫灶相同位点插入电极。 六组大鼠经致痫后予以行为学评分,并于致痫后2h、3h、4h记录每组大鼠5分钟的痫性发作次数,同时在致痫后2h行脑电图记录。4h时将大鼠断头取脑,做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26、Cx32、Cx43的表达变化,进行图片采集和灰度值测定,做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行为学变化比较: 1.1除对照组无痫性发作外,其他各组痫性发作形式以Racine分级四级——多肢抽动伴倾倒为主; 1.2 发作次数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各试验组与模型组发作次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1.3当D1与D2的电极经导线相连接5-10分钟后,D2组出现类似于D1组的痫性症状发作,每次发作紧跟D1组大鼠之后,频率基本相同,仅程度稍轻。至观察结束时间4h时,D2组大鼠发作仍未停止。而F组没有观察到痫性发作。 2.EEG比较: 2.1 F组无痫性EEG发作; 2.2 B组较A组2小时点EEG放电次数减少,P<0.05;2.3 D1与D2组2小时点EEG放电次数无显著差别,P>0.05。 3.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变化比较; 3.1 Cx26、Cx32蛋白表达; 3.1.1 A组左右两侧海马Cx26、Cx32的表达程度一致(P>0.05),说明右侧海马区致痫后,痫性放电可经脑内扩散至对侧; 3.1.2 B组右侧海马Cx26、Cx32表达较左侧多(P<0.05),说明金属电极置入减少痫能在脑内的扩散,金属电极可能将一部分痫能转道至脑外的肌肉组织; 3.1.3 D1与D2组均见Cx26、Cx32的表达,且高于F组(P<0.05),至少说明痫性电能可以通过金属电极从D1导出,并导致接收鼠D2组出现痫性电活动变化; 3.1.4 D1与D2相比,D2低于D1组(P<0.05),说明痫性电能不能完全被转道,仍有一部分痫性放电在D1组脑内扩散。 3.2 Cx43的表达:Cx43在少数切片中发现阳性表达产物,但无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论: 1.金属电极在致痫灶内置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Cx26,Cx32的表达,可能与减少痫性放电在脑内扩散有关; 2.脑内痫性放电可以被导出,将脑内痫性放电实施有目的转道,可望成为抗癫痫治疗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 对我国驻非洲传染病监测哨点发热患者的虫媒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口岸虫媒传染病的早期预警和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2017年我国驻安哥拉传染病监测哨点发热患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存质量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广州大学城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1 177名,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蛋白复合物,被激活后会产生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然后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导致不利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NLRP3炎症小体
目的 分析广州市无偿献全血者采血不足量导致直接报废的情况.方法 根据2014-2018年间广州市无偿献血者的数据,分析采血不足量导致直接报废的原因,了解献血者不同性别、年龄、
目的 探讨沙门菌感染急性腹泻患儿治疗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于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 2
实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目标的确立,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还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实现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语言建构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类型和分布特点,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年1-12月105 186例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红细胞
早在40年前就在细胞中发现N6-甲基腺苷(m6A).但是,m6A修饰的功能和相关调控蛋白近几年才陆续揭晓.m6A是真核生物mRNA中最丰富的化学修饰之一,最近研究发现m6A在各种正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