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维培养条件下,添加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xk42424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二维培养模式下,添加不同浓度的乙酸钠(0、6、9、12、15mmol/L)和β-羟丁酸钠(0、0.8、1.6、2.4mmol/L)及二者的不同配比(1:1、2:1、4: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乳蛋白合成的影响,筛选出能够促进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的适宜乙酸钠和p.羟丁酸钠浓度及二者配比,进行BMECs三维培养实验,并从乳脂、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表达水平,初步探明短链脂肪酸调控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分子机制,为改善乳成分提供依据。论文包含三个实验。实验一本实验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在二维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乙酸钠(0、6、9、12、15mmol/L)对BMECs,细胞活力,甘油三酯(TAG)含量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浓度为12mmol/L时,BMECs中TA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6、9、15mmol/L乙酸钠处理组(P<0.05)。乙酸钠浓度为12-15mmol/L时,ACC, ACSS2, FAS, DGAT, PPARG, SREBP1,Akt-1和mTO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乙酸钠浓度为6mmol/L时,CSNIS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9、12、15mmol/L乙酸钠处理组(P<0.05)。第二部分内容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筛选出的适宜乙酸钠浓度同时进行BMECs的二维和三维培养(乙酸钠添加浓度为0mmol/L和12mmol/L),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BMECs培养基中TAG含量以及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三维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TAG的含量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模式(P<0.05);对照组和乙酸钠处理组(12mmol/L)对BMECs各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模式(P<0.001)。在乙酸钠处理组中,与二维培养模式相比,乳脂合成相关基因ACC、FAS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70.74倍、97.39倍,乳脂合成调控因子SREBP-1、PPARG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96.9倍、149.52倍,乳蛋白合成过程相关基因CSN1S1、CSN3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60.33倍、109.15倍。在对照组中,与二维培养模式相比,乳脂合成相关基因ACC、FAS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7.67倍、37.34倍,乳脂合成调控因子SREBP-1、 PPARG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23.9倍、69.85倍,乳蛋白合成过程相关基因CSN1S1、CSN3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82.64倍、65.72倍。实验二本实验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在二维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浓度β-羟酸钠(0、0.8、1.6、2.4mmol/L)对BMECs细胞活力,TAG含量,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β-羟丁酸钠浓度为2.4mmol/L时,BMECs中TAG含量显著高于0.8、1.6mmol β-羟酸钠处理组(P<0.05)。β.羟丁酸钠浓度为1.6~2.4mmol/L时,ACC, ACSS2, FAS, SREBP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较高。β-羟丁酸钠浓度为0.8mmol/L时,DGAT, CD36、PPARG, Akt-1、mTO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1.6、2.4mmol/L乙酸钠处理组(P<0.05)。β-羟丁酸钠处理组CSN1S1,CSN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第二部分内容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筛选出的适宜β.羟丁酸钠浓度同时进行BMECs的二维和三维培养(β-羟丁酸钠添加浓度为Ornmol/L和2.4mmol/L),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BMECs培养基中TAG含量以及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三维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TAG的含量也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模式(P<0.05);对照组和β.羟丁酸钠处理组(2.4mmol/L)对BMECs各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条件下(P<0.001)。在β-羟丁酸钠处理组中,与二维培养模式相比,乳脂合成相关基因ACC、FAS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42.63倍、56.29倍,乳脂合成调控因子SREBP-1、PPARG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18.56倍、31.69倍,乳蛋白合成过程相关基因CSN1S1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1.71倍。试验三本实验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在二维培养条件下,研究添加不同配比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0、1:1、2:1、4:1)对BMECs细胞活力,TAG含量,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的配比为2:1和4:1时,乳腺上皮细胞中TA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1组(P<0.05),而2:1和4:1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乙酸钠与β.羟丁酸钠配比试验组均不同程度的促进了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第二部分内容根据第一部分研究筛选出的适宜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配比同时进行BMECs的二维和三维培养(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配比为2:1),比较不同培养模式下BMECs培养基中TAG含量以及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三维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TAG的含量也显著高于二维培养(P<0.05)。不同配比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处理组与对照组BMECs乳脂肪、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二维培养模式(P<0.001)。在配比处理组中,与二维培养模式相比,乳脂合成相关基因ACC、FAS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79.25倍、53.25倍,乳脂合成调控因子SREBP-1、PPARG基因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07.31倍、213.72倍,乳蛋白合成过程相关基因CSN1S1的表达量增加了144.75倍。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在三维培养条件下,添加不同短链脂肪酸及其配比对BMECs乳脂、乳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优于二维培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奥曲肽、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高血压患者心率达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前来诊所就诊的5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
目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29日—2017年5月29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
目的:讨论丙泊酚麻醉胃镜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1月进行胃镜检查患者3100例,分成对照组1550例、实验组1550例,实验组进行丙泊酚麻醉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