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元杂剧中的复仇形象为研究对象,将元代的社会背景与元杂剧复仇形象所呈现的身份特征相结合,对元杂剧中复仇形象进行考察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元杂剧中不同类型的复仇形象在内心正义、抗争行动、崇高人格、超越精神方面呈现出的悲剧精神特质。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元杂剧中的复仇形象”,从中国文学复仇形象的源头到元杂剧中的复仇形象,并根据元杂剧中复仇形象所呈现的身份特征将元杂剧中的复仇形象划分为血亲复仇、侠义复仇以及鬼灵复仇三类。论文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元杂剧中血亲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首先,论文对“元杂剧中的血亲复仇形象”进行具体阐述、分析。其次,进一步剖析元杂剧中血亲复仇形象所内蕴的悲剧精神。最后,论文以纪君祥的《冤报冤赵氏孤儿》和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为例,对中西文学中血亲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反思中西血亲复仇形象所内蕴的悲剧精神背后不同的文化精神传统。论文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元杂剧中侠义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首先,论文阐述、分析了“元杂剧中侠义复仇形象”。其次,进一步挖掘元杂剧中侠义复仇形象所内蕴的悲剧精神。最后,论文以杨梓的《忠义士豫让吞炭》与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为例,对中西文学中的侠义复仇形象悲剧精神异同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反思和探讨中西文学中侠义复仇形象的不同悲剧精神特质及其背后的文化差异。论文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元杂剧中鬼灵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首先,论文对“元杂剧中的鬼灵复仇形象”进行阐述、分析。其次,论文深入剖析元杂剧中鬼灵复仇所内蕴的悲剧精神。最后,论文以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鬼灵复仇形象为例,比较和探讨中西文学中鬼灵复仇形象的悲剧精神特质,反思承载在中西文学鬼灵复仇形象背后不同的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