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药材瞿麦(Dianthus superbus L.)的抗肿瘤作用受到普遍关注,其需求量逐渐增大。但瞿麦的道地产区河北、内蒙古等地的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铅含量超标问题,使铅在种植的药材中累积,进一步影响临床医治效果。目前,国内外常用化学、生物共生、联合共生等方法来进行土壤修复,但对于是否会影响种植植物的品质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种植共生植物(三叶草)、分别添加重金属螯合物EDTA和磷肥磷酸钙对铅污染下瞿麦生长、品质及药效的影响,为科学种植中药材提供实践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除添加EDTA外,其他方法均能阻碍瞿麦对土壤中铅的吸收,使铅含量显著降低,在AM真菌、三叶草与瞿麦共生时,瞿麦中的铅含量达到最低,降至1.29 mg·g-1。与对照组相比,有AM真菌参与的修复技术对瞿麦生长的改善最为显著。2.运用响应面法优化了瞿麦中大黄素的提取条件,最终确定了瞿麦中大黄素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液固比61倍,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在40℃时超声30 min。并测得在与AM真菌共生时,瞿麦中活性成分累计最多,大黄素含量为6.5 mg·g-1。3.使用MTT法测定瞿麦的石油醚提取物对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和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瞿麦石油醚提取物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更显著(EDTA组除外),且植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与肿瘤细胞抑制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