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缺席与复位——《秘密花园》之魔法和秘密解读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u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11年问世以来,《秘密花园》就一直被誉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宠儿,为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赢来了无数名家的赞誉。  很多西方学者从《秘密花园》的主题、象征意义、女性主义、殖民主义以及生态主义等不同解读角度等方面来解读该书,也有一些批评者“秘密花园”的内在含义,将花园本身解读为给孩子们提供关爱的营养之地,花园被看作具备社会的、心理的和精神上的治疗效果的象征。然而,虽然评论家们都指出了文本中有关于花园和母亲类比关系的重要主题,却并没有剖析看护花园和孩子们以及克兰文先生恢复健康之间的深层因果关系。  本文拟深入分析花园与母亲类比关系的理论渊源,例如母亲原型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儿童心理学和精神病治疗理论以及成长心理学等理论,并结合女性主义视角下相关主题作品,剖析了花园再获生机和孩子们(包括克兰文)重获健康的深层次因果关系。本文通过援引相关理论并结合作品分析,指出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的病态表现呼应濒死的花园的荒芜状态,孩子们寻找花园、使花园苏醒并在花园中劳作等精神及行为疗法正是寻找母亲,亲近母亲,弥补疏离感的过程,而花园恢复生机和孩子们恢复健康正是源于母亲归位后的悉心关照爱护,由此实现了花园从荒芜到苏醒到繁荣和孩子们由病态到康复中到恢复健康的对应关系。  爱是人类最珍贵本性,《秘密花园》的魔法和秘密究其根源是母性关爱,书中的“好魔法”引领读者们发现人生真善美,学会关注他人内心世界,学会帮助、关爱他人。《秘密花园》不仅是一部单纯的写给成长中的孩子们的心灵魔法书,更是写给成人的“命运之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