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大中城市“宠物热”不断升温,饲养宠物渐成风气,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争议和管理难题,以养犬为例,支持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议不断.历年来,关于限制养犬的提案在各级人大、政协会议上也屡屡提出。各级政府部门、地方立法机关、政府管理部门从加强养犬管理角度出发,陆续出台了一部分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为主的犬类管理规范,总体试图通过对养犬实行高额收费、强化收容管理、强化宣传教育等措施达到限制犬只数量、严格管理的目的。但由于国家层面至今尚无统一的宠物管理法律,各地因本区域情况不一,出台的政策各不相同,造成整体管理相对混乱。 城市公共服务中宠物管理问题的根源在于公共管理的不到位、社会化服务的不完备。尽管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已承载了诸多的公共服务,但政府不是万能的,宠物管理在专业性和功能细化的今天,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链,无法靠一个机构或部门参与解决。在美、英、德、法等对宠物管理有着成熟经验的西方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除通过投入大量资金、人力以及严密、充满人性化的规章措施,将宠物活动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同时,还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等方式,将各类社会组织的社会化宠物管理公用服务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更好实现服务于民众对宠物在情感方面的需求。这是西方国家与我国地方政府在宠物管理管理思维上差异之处,也是我们可以大力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宠物管理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毫无悬念,必须承担起管理职责,发挥主导作用。而宠物的社会管理,又是一个复杂的公共治理难题,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单位分子的参与。 在此,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际上的主流理念和做法,建立“多元参与,合作共治”机制。突破政府与市场的二元对立或单一主导;强调“参与式治理”、“多中心治理”和“协作式治理”,真正实现政府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构建“强政府、大社会”的治理体制。同时以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方式对宠物管理进行治理的群防体制。界定相关责任,让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宠物服务业从业人员、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参与到宠物类管理中来,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鼓励市场参与犬类管理,依法监督相关行为,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使宠物类管理法制化、公开化、市场化、有效化。 我们的政府可以积极尝试,在整个社会及公众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则的前提下,在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公共管理及服务的同时,引导和培育宠物管理社会化公共服务,并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 本文以金华为例,在大量调查数据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主要对宠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城市公共服务管理及宠物管理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宠物管理的主体、分类及内容;其次,从现状、困境、品质及非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管理服务四个方面,利用充分的调查数据对公共服务在金华市区犬类管理中的作用发挥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金华犬类管理各个方面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介绍了国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从中归纳出了在立法、社会服务、饲养人行为约束等方面可供借鉴之处;第五部分,针对前文内容分别提出了适合金华实际的改进措施,包括健全和完善立法,使宠物管理有法可依;规范犬类养殖、交易、娱乐、诊疗、殡葬等配套服务;完善城市室外宠物硬件设施建设;研发宠物信息识别系统,开拓犬类管理新途径;提高金华犬类管理水平。 论文的研究成果对金华的犬类管理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