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景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积极响应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其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沿海城市——特别是村镇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利用效率低下的建设用地,而大规模粗放型的建筑开发也在很大程度上破环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鉴于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建设“集约化新型农村”建设用地的要求,必须对原有低效建设用地进行再次的开发利用。这无疑有利于刺激当地经济的再次发展,重新调整区域的产业布局,甚至可以使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好的改善以及提升。然而,经过了建设用地再开发后的区域其景观生态环境是如何的?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加入经济层面的指标,运用了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村镇层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顺德区的杏坛镇、龙江镇和龙江镇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运用实地调研、建模评分等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评价,并给出改善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杏坛镇的景观生态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说明其在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过程中有较好的规划与设计,能较好地协调统一在生态、经济、生活、景观、美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乐从镇的景观生态综合评价等级为中等,说明其在建设用地再开发的过程中,在保持既有的经济价值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龙江镇的景观生态综合评价等级为及格,说明其在建设用地再开发过程中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有各方面都具备优秀的规划和设计,才能使龙江镇的景观生态环境得到质的提升。(2)三个镇的经济价值在伯仲之间,把三者拉开差距的是生态价值,说明了,在村镇建设用地再开发过程中,如果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景观生态层面的保护和修复的话,是会对总体的景观生态环境带来消极作用的。
其他文献
从长期看,人口增长、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等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中国粮食生产与资源、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明显。经济“新常态”为我国粮食生产方式转变和粮食产量持续
现代化运动是一种人类追求理想社会与幸福生活的全球性的运动。面对席卷而来的现代化潮流,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是如何变化的,却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研究。本文选取晚清这
目的:通过不同辅料炮制的淡豆豉中大豆异黄酮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变化,比较不同辅料对淡豆豉炮制过程的影响,揭示淡豆豉的炮制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淡豆豉样品中大豆苷、染料
从脉冲电源参数计算、电源整体设计、脉冲形成网络(PFN)设计和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引出Kicker磁铁脉冲电源的初步设计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低阻抗PFN
在我国,由征地拆迁引发的失地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近年来失地农民群体性事件在各地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失地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受损,社会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
老教师教学时间长,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丰富,是教育界的财富,是值得新教师学习的对象。但由于许多老教师受多年应试教育的束缚,无论是教学方法还是管理手段都已经跟不上新课改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体内降钙素原、CR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降钙素原、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语言功能不完备原则的启示钱冠连小引语言学家不完备现象(详见《外语研究》,95/2)告诉我们:语言学的好些个新领域、新学科、新论题往往不是由语言学圈内专家发现的;上述新课题往往从语
在当前城乡一体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进入保护更新、统筹发展的“新常态”,呈现“多模式、多途径、多样化”的创新建设趋势。作为推动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许多建筑师、
<正>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性,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西藏地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