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水龙在创作上具有立足于本土传统音乐,以西方作曲理论为基础,创作出带有台湾乡土特色音乐的特点。在其精彩的一生中,他致力于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本土文化财产,并且坚持走自己独树一帜的路线,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音乐。因此他的很大一部分经典作品都是包含了对民族民间、对本土传统的深厚情感。钢琴作品《台湾组曲》创作于1956年的基隆,其中包括了《庙宇》、《迎神》、《狮舞》、《元宵节》四个回段。1968年首次发表于台北国立艺术馆,由其妻子许子珍女士担任演奏,是一首台湾乡土民俗庆典的真实写照。本篇论文以其为研究对象,经由对作曲家的生平简介、创作动机,对乐曲做其分析及演奏诠释,进而了解乐曲对当时乐坛所造成的影响,最后对其作出意义解析和评价。由此可将本篇文章将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分为两个方向,主要从作曲家马水龙的生命轨迹及其一生的创作作品来简略阐述。第二部分将以《台湾组曲》为例,主要从创作背景、内涵特征、曲式分析等方面去研究,曲式分析又从旋律旋法、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等方面入手来进行探讨。第三部分则是对《台湾组曲》演奏实践技法与风格把握的研究,演奏实践技法是笔者个人在弹奏马水龙《台湾组曲》这部作品时遇到的技术上的难点以及自身对其的感受,在尊重和理解马水龙的创作成果和许子珍老师演奏音响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在弹奏本曲时遇到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对本首作品的理解,来简单地谈谈自身的感受并总结出以下内容。第四部分则是探讨《台湾组曲》的当代意义和文化价值。分别从现当代意义以及民族时代风格等方面去研究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