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箱梁在预制及体系转换时的线形观测与控制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zhu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交通部科技攻关项目《杭州湾跨海大桥关键技术研究》(2003-319-H01-010),对70m箱梁在预制及简支转连续阶段的线形观测与控制进行研究。介绍了杭州湾大桥海上引桥70m箱梁的整体预制、预制厂纵横移、海上架设技术,为大型箱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二次张拉纵向预应力钢筋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在施工工艺上的一个创新点。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张拉作为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的一种工艺措施,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上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并且不影响箱梁的长期线形变化。 对箱梁体系转换状态下的线形分析表明:70m箱梁刚度大,改变预应力钢筋合拢顺序对线形影响不大;湿接缝混凝土与预制梁混凝土之间存在不可忽略的龄期差,影响体系的线形发展;简支转连续的合理时间为第80天左右。 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预应力管道摩阻系数、偏差系数、弹性模量、日照温差是影响箱梁线形的主要因素。采用5种收缩徐变理论对简支转连续完成后的体系进行了分析,公路桥规JTG D62-2004方法计算的挠度值最大,公路桥规JTG 023-85方法计算的挠度值最小,而老化理论修正算法、给定时间曲线数值算法、老化理论原始算法的计算结果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最后,根据施工进度对箱梁的应力及挠度进行了跟踪观测,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非手术治疗对老年创伤性胸腰椎单椎体轻度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因创伤所致的单个胸腰椎轻度压缩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三维次序复位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技巧并评价其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940医院运动医学科
作为现代企业中人员和企业间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心理契约是联结企业与企业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它涵盖着进行合作的每一方的期待、愿望和意向及精神激励与物质酬赏等。能否有效引导
本研究将灵芝栽培特性与灵芝多糖、三萜类化合物含量相结合,筛选灵芝优良菌株,并结合多糖免疫活性,确定其最佳生产方式,以促进灵芝产业发展;并对血芝深层发酵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为液
客车空调系统涉及面广、要求高、设计和计算工作量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室环境的舒适性和整车的使用性能。传统的设计过程花费时间长,准确性差,不仅会严重影响新产品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