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高中地理教育课程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探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着重研究人们生存的环境,对于中学生而言,生存的环境即是乡土,展开乡土地理的教学研究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人们的生存环境又是由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构成,对乡土地理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对于乡土而言其范围有大有小,但其本质是一个区域,乡土地理的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学生的生活环境往往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乡土地理的研究能够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对培养中学生地理实践力要求。本文以六盘水地区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部分中学生以及具有典型代表的乡土地理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六盘水地区17所中学285名中学地理教师、25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阐述了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况、乡土地理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学生与教师对开发与使用乡土地理的态度等内容,采用访谈法对六盘水市教育局地理教研室的专家进行了访谈,分析了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困难。在上述调查访谈基础上,针对六盘水地区典型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资源开发的策略,设计了乡土地理教学案例,并进行实践教学,分析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程度很低,教师对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缺少可借鉴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经验。2.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对提升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教师与学生获取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途径单一,希望获取更多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3.通过笔者对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问题、农业区位因素的教学实践与定量评价表明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可操作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将为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应用提供参考,丰富六盘水地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为六盘水地区乡土地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的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电解质注射液作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预充液在肝功能不良患者心脏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7月-2013年12月,因术前合并肝功能异常接受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依附于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化,且5G技术加速全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到消费者的购买场景、需求、支付方式,大到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与消费趋势等
目的研究模拟失重条件下DNA拓扑异构酶Ⅱβ蛋白表达与分布位置的改变,从而间接了解细胞核基质结构的改变。方法培养大鼠乳鼠颅骨原代成骨细胞并随机分为模拟失重组与对照组。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健康更为关注。最新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对于重力高度敏感,作为血管壁的衬里细胞,具有屏障、物质转移、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在调节
现代农业竞争已成为产业链的竞争,农业产业链在实践中已经被证实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农户增收。而蔬菜产业相较于肉禽类农产品产业,由于蔬菜种植农户的独立
中国利用嫦娥四号获取的月背面数据首次证实了月幔物质的存在,世界处在一阵探月热潮中。撞击盆地是月表最重要的地质特征之一,而月球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冷却,在约30亿年前就已基本沉寂,内动力地质活动基本停止,因此,撞击盆地保留了月球演化早期历史的信息。而质量瘤是月球盆地下方的高密度物质异常,是月球盆地相较于地球盆地的主要差异,是月球撞击盆地的一项重要特征,因此质量瘤可以为研究月球的早期历史提供帮助。以往对质
研究结果表明,危害花生的地下害虫优势种群是蛴螬和金针虫。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被害率与荚果损失率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花生品种对地下害虫的危害存在显著的抗性差异。不同药剂对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对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要求,阐明了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存在的一些障碍和隐患,从科学发展观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拥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能奋勇向前,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育全民族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高中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更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所以,在思想政治课这个文化教育主阵地,对高中生加强文化自信的培育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立足于高中《文化生活》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对高中生文化自信培育的现状与改进对策作了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