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瑗《楚辞集解》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naonao19890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人汪瑗撰《楚辞集解》,从多层面对屈辞进行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论文指出,汪氏的成就主要表现为:其一、他在训诂字词、考辨名物时,既博采众长择善而从并予以新的阐发,又不囿成见冲决旧说提出新论,对学界产生重要影响。其二、他否定了“《九章》俱作于放逐江南时”的旧说,并对《九章》各篇的具体创作背景、写作时代诸问题进行详细考辨,发明新意,推动《九章》研究的纵深发展。其三、他在阐发屈辞意旨时,于继承中又有所创新,成为“屈子非水死”“归隐”说的集大成者。其四、他以文学视角观照屈子作品,审视其浪漫特色,考察其篇章构成,探究其对后世的多重影响,拓展了屈辞的研究领域。其五、他将“多重比较法”、“专题讨论法”、“统计法”引入屈辞研究领域,对后世颇多启发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楚辞集解》传世较少,不易见到,使得学界对之一直未能有较为客观公允的认知。本文在深入考察文本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历史的长河中作纵向审视,最终认为:《楚辞集解》是楚辞研究史上的一座丰碑,当予以足够重视。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试图破除这样一种盲视:即人们往往注意到的,仅只是早年王国维引进西学、醉心于康、叔哲学的历程与贡献,却忽视了在同一时期他对传统文化的梳理、评介,批判与赞美
这是三位有着诸多相同点,且在当今文坛表现活跃、创作成绩突出的年轻女作家.虽然现在看来她们离"大家"的位置尚有距离,但种种迹象都昭示着她们"明日之星"的气象.本文以这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