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本文以异形冲头SHPB动态测试系统为平台,结合高速摄像技术,对花岗岩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峰后破坏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异形冲头SHPB测试装置的PFC2D数值模型,在细观层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异形冲头SHPB动态测试系统为平台,结合高速摄像技术,对花岗岩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峰后破坏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异形冲头SHPB测试装置的PFC2D数值模型,在细观层面上进一步对岩石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峰后阶段的裂隙产生、扩展以及损伤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随着冲击荷载的逐渐增大,岩石动态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后变形由弹性逐渐向延性过渡,其峰后变形模式分为弹性回弹、脆性破坏和延性变形。三种峰后变形模式对应着岩石三种破坏形态,分别为:端部环状剪切带、环状劈裂破坏和粉碎破坏;(2)试样表面的裂纹扩展方向与试样冲击加载方向平行,且明显的宏观裂纹主要发生在峰后阶段,岩石试样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最终破坏形态主要由两个方向上的破裂带控制:一是试样侧面沿轴向的劈裂带,二是试样端部与杆接触面的环状破裂带。;(3)PFC数值分析发现,冲击荷载作用下,岩石的变形破坏过程由剪切裂纹和拉伸裂纹共同控制。在峰前的弹性变形阶段以剪切裂纹为主,当岩石进入非线性变形阶段,拉伸裂纹才开始出现;岩石在峰后阶段的剧烈破坏则是拉伸裂隙主导的劈裂破坏。(4)基于Weibull分布的动态统计损伤模型能较好的描述岩石的动态变形过程,且充分反映了岩石强度、应变和加载应变率之间的关系。同时,试样的损伤演化可以用微裂隙累积增长来表征,损伤和微裂纹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
其他文献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没有端部加劲肋及荷载加劲肋时,由于荷载或反力的局部高度集中,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的腹板可能压屈,从而导致其承载力丧失。引用国际上最新的试验研究,本文对冷
在1994年美国北岭(Northridge)和1995年日本的阪神发生的两次大地震中,人们发现大量的梁柱焊接节点出现了脆性破坏,而梁本身并未有明显或未发生塑性变形。为了改善钢结构梁柱
近几年刚性桩复合地基在国内得到大量应用,一些地区已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褥垫层的加入,使得刚性桩复合地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
本文首先讨论了桅杆的动力特性,以一工程实例,建立桅杆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时程动力分析。根据风荷载分布特性,建立了连续风荷载模拟模型。依托该模型,模拟
长期以来,人们在计算混凝土总碱量时采用的是当量碱公式,即Na_2O_(eq)=Na_2O+0.658K_2O。公式中K_2O的系数0.658是根据K_2O和Na_2O的分子量之比确定的,即将水泥中K_2O的量换算成等当量的Na_2O。然而,在复杂的混凝土体系中,K_2O和Na_2O对AAR膨胀的影响程度并不一定符合这种当量规律。 本文着重运用了非线性回归方法研究粉煤灰抑制AAR问题,探索多因
摘要:深部岩体复杂的物理力学环境大大增加了出矿巷道的围岩稳定性问题,是深部岩体力学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冬瓜山铜矿底部结构出矿巷道的围岩稳定性问题,采用室内岩石力
真空预压法作为一种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具有诸多优点。随着我国大规模建设热潮,真空预压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真空预压法在机理研究、施工工艺、设计理论等方面得到了较大
超高塔斜拉桥造价高,对其进行优化设计非常必要,但是现阶段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匮乏.本文针对这个现状,在现有的斜拉桥计算理论和结构优化理论的基础上,确定了斜拉桥超高塔截
高强度螺栓端板连接是广泛使用的刚架节点形式之一。节点连接的撬力和端板厚度对钢框架结构整体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撬力产生的机理和计算问题引起广泛重视,是热门研究课
在砖砌体结构房屋的可靠性评定、房屋改建、事故分析以及抗震加固中,砖砌体抗压强度及抗剪强度是最基本的数据。但现行标准给出的检测方法仅适用于实心砖砌体,对目前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