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DFF45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其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寻找宫颈癌基因治疗的新靶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PV二步法测定DFF45蛋白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共48例,包括CIN I者12例、CIN II-Ⅲ36例;宫颈癌共41例,其中鳞癌(Cervical cancer,CC)30例(高分化为10例,中分化为12例、低分化8例),腺癌11例;FIGO(2009年)标准分期:I期23例,II期18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0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1例。(2)在41例宫颈癌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术前取其阴道分泌物,用基因芯片法进行HPV检测,分析DFF45蛋白的表达与HPV感染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FF45蛋白定位于胞浆及胞核,呈均匀颗粒状分布。(2)其在正常宫颈、CIN、CC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N I中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和正常宫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IN II-III中DFF45蛋白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CIN I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DFF45蛋白的表达改变与临床分期及HPV感染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1)DFF45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 I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DFF45蛋白在病变早期可能不起作用。(2)DFF45蛋白在从CIN I、CIN II-Ⅲ、CC中的表达依次升高,在从宫颈癌I期到II期的发展过程中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DFF45蛋白可能在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到宫颈癌发展的全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DFF45蛋白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密切相关,DFF45和HPV相互协同、相互促进,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和进展。(4)DFF4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凋亡受抑制有关,有望成为一抗癌基因治疗的作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