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本研究探讨安罗替尼对比多西他赛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以评价安罗替尼用于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能性。[方 法]本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干部医疗科确诊治疗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按照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根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个组,分别是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组20例,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20例。比较三组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生存期、不良反应等情况。[结 果]60例患者均达到治疗终点,可进行疗效评估,其中安罗替尼组20例、多西他赛组20例、联合组20例。安罗替尼组中位PFS为5.0个月[95%CI(3.91-6.08)],多西他赛组中位 PFS 为 2.0 个月[95%CI(1.81-2.19)],联合组中位PFS为4.2个月[95%CI(2.86-5.54)],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组与组之间进一步比较发现,安罗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中位PFS分别为5.0个月VS 2.0个月(P=0.001),联合组与多西他赛组中位PFS分别为4.2个月VS 2.0个月(P=0.01),两个组间中位PFS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安罗替尼组与联合组中位PFS比较并没有显示出治疗联合治疗的优势(5.0个月VS 4.2 个月,P=0.75)。安罗替尼组:完全缓解CR 0例(0%),部分缓解PR 2例(10%),稳定SD 18例(90%),进展PD 0例(0%),客观缓解ORR 2例(10%),疾病控制DCR 20例(100%)。多西他赛组:完全缓解CR 0例(0%),部分缓解PR 4例(20%),稳定SD 4例(20%),进展PD 12例(60%),客观缓解率ORR 4例(20%),疾病控制率DCR 8例(40%);联合组:完全缓解CR0例(0%),部分缓解PR6例(30%),稳定SD 14例(70%),进展PD0例(0%),客观缓解率ORR 6例(30%),疾病控制率DCR 20例(100%)。三组患者均未出现完全缓解病例,三组之间的SD、PD及DCR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ORR比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中位PFS(P=0.001)及DCR(P=0.00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但ORR无统计学意义(P=0.346)考虑可能与病例数偏少有关。从不良反应看,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乏力18例(90%)VS 16例(80%),多西他赛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14例(70%)。本研究中安罗替尼单药使用不良反应轻,且与多西他赛联用没有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增加。[结 论]安罗替尼对比多西他赛用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显示出治疗优势和可控制的毒性,可以为后期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