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变换与Log Gabor滤波的虹膜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便捷可靠的身份认证技术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已无法满足信息安全的高要求,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在目前已有的生物特征识别中,虹膜识别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是综合性能指标评定最好的,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生物识别技术。因此,不论是识别算法还是应用研究方面,虹膜识别已成为现阶段一个热门的课题。虹膜身份识别系统主要包括虹膜图像采集、图像预处理(虹膜定位及归一化)、特征提取和模式匹配这四部分。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虹膜识别中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及模式匹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基于小波变换与Log Gabor滤波的方法提取虹膜特征,并利用由粗到细的匹配方法完成识别。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首先,在虹膜定位方面,本文针对其内外两个边缘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定位。对虹膜内边缘,先根据虹膜图像的灰度特性,采用阈值法将图像二值化,然后使用数学形态学中的开启运算去除噪声,得到分离的瞳孔,再采用Canny算子提取其边缘,最后对边缘点进行Hough变换完成内边缘定位;在此基础上采用微积分方法,只对感兴趣区域进行处理,避免搜索的盲目性,实现外边缘的快速定位。对于传统定位方法计算量大、定位时间长等问题,本文算法计算量大大减少,提高了定位的速度和精度。其次,在虹膜特征提取与编码方面,先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虹膜特征提取方法,并结合虹膜纹理特点,设计了适合进行虹膜特征提取的Log Gabor滤波器,然后结合两种算法,采用基于小波变换与Log Gabor滤波的方法提取虹膜特征,具体过程是先采用小波变换对预处理后的虹膜图像进行三层分解,提取能有效表征虹膜纹理特征的全局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离散化,实现虹膜的粗分类,形成小的样本集,然后使用Log Gabor滤波提取预处理后虹膜图像的局部纹理信息,量化编码后形成虹膜特征模板。最后,在虹膜匹配方面,采用由粗到细的匹配方法,先根据小波变换的编码结果进行虹膜的粗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Log Gabor特征编码进行细匹配,即在小的样本集内通过汉明距离计算虹膜特征模板的相似度,完成识别。该方法有效避免了虹膜匹配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了识别的效率和准确率。本文虹膜识别算法均采用CASIA虹膜数据库(V 1.0)中108人的756幅图像为实验样本,在MatlabR2010b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基于小波变换与LogGabor滤波的虹膜识别方法提高了识别速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识别效果。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发动机的地面起动问题,采用统计法计算了辅助动力装置(AuxiliaryPowerUnit)的引气特性,同时考虑摩擦和换热的影响对管路系统损失进行了计算,并对起动系统(APU、管路和起
固体表面上液滴的聚合是滴状凝结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对液滴的生长、脱离和扫除有重要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工作表明:液滴的聚合是加快梯度能表面材料表面上液滴运动和滴状凝结中液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三维数值模拟研发周期短、成本低、结果直观,使具体了解柴油机缸内气体流动、喷油雾化过程和燃烧过程成为可能。但是柴油雾化和燃烧模型因
静脉输液是目前医院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传统的静脉输液都需要医生、护士或陪护人员陪同在输液病人的身旁,时刻观察着输液的速度,时刻注意着输液是否结束及是否出现意外情况,并
相比于特定加权的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定量成像对人体病理组织有着其特有的高灵敏度和组织特异性,并能定量地对疾病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通常
基于内燃机内部流场形态的复杂性,为了更好地对内燃机进气及压缩过程中存在的进气涡流、挤流及紊流等流动形态进行研究,探讨气流运动规律以便为燃烧过程的优化及为整个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