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刺激下小鼠口腔菌群移位致肺炎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ndyso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寒冷环境下小鼠肺部感染模型,探讨定植在小鼠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在寒冷环境下可以移位至肺部导致肺部感染,探讨肺部感染新的可能感染途径。为后续人体研究提供基础,从而为通过调节口腔菌群来预防或者降低肺部感染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C57/BL6J系清洁级小鼠(5周)随机分为三组,为A组(初始对照组)、B组(终末对照组)、C组(实验组)。开始先将所有小鼠放置清洁级环境中饲养三周。三周后先从A组小鼠的眼眶静脉丛中提取静脉血,采血完毕后脱颈椎处死取口腔灌洗液、气管、肺部组织,先将血液行血常规检测,一部分肺组织放置4%多聚甲醛中保存以便后续的肺部病理标本和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的制作。口腔灌洗液、气管和一部分肺组织放置在测序专用管后冷冻(-80℃)以便后续的菌群测定。B组小鼠每日置于(22?1℃,湿度为50?5%)的清洁级环境中饲养,C组小鼠每日放置在(4℃,湿度为50?5%)的清洁级环境中饲养8小时(上午9点至下午5点),过后转移至和B组小鼠相同环境中饲养。持续30天后取每只小鼠的眼眶静脉从血液、口腔灌洗液、气管、肺部组织。1.检测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统计数据后绘制图表比较各组小鼠的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2.每只小鼠的保存在4%多聚甲醛中的肺部标本进行病理标本制作同时拍摄图片观察各组小鼠肺部变化,同时抽取一部分行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肺部的中性粒细胞数是否出现统计学差异;3.每只小鼠放置在测序管中的口腔灌洗液、气管、肺部组织行16S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菌群种类,观察各组小鼠各个部位的菌群变化,绘图对比发现可能的移位致病菌。结果1.A、B两组对照组小鼠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0.05)和肺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实验组小鼠较A,B两组对照组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有明显升高(P<0.05),且肺部组织的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结果可见C组小鼠的肺部组织中性粒细胞数较A组和B组有明显增多(P<0.05);2.A组和B组肺部病理无明显变化,C组小鼠肺部病理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气管出现出血和充血,肺泡结构消失。3.经过对比各组小鼠各个部位的菌群测定结果发现定植在正常小鼠口腔中的摩氏摩根菌在C组小鼠的口腔菌群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小鼠,且在正常小鼠的气管和肺部组织并不存在的摩氏摩根菌出现在C组小鼠中的气管和肺部,且成为优势菌群。结论在冷刺激的环境下可成功建立小鼠肺部感染模型,且发现小鼠口腔中的正常定植菌在寒冷环境刺激下可移位至小鼠肺部导致肺部感染。
其他文献
在《预算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下,高校基础条件建设融资的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前政府的政策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校构建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了便捷和丰富的手段。本文根据高校政务工作信息化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结合厦门理工学院建设网上办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封存已成为一种缓减全球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随着二氧化碳封存项目的开展,安全、长久的地下封存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如何监
用5种不同型号树脂对多倍体金银花绿原酸静态吸附和解吸的性能进行试验,筛选出一种对绿原酸吸附和解吸均有较好效果的树脂,即DPH-417型大孔吸附树脂。在选择了DPH-417型树脂后,
为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决定自2016年5月1日起,将建筑、房地产、金融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下简称为营改增),增值税实现了行业全覆盖。近两年来,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国家又陆续出台了降低增值税税率等一系列减税政策。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由于中间环节多、范围广、业务复杂多样,受政策的影响波动尤其强烈。部分建筑企业受抵扣困难等不利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改革,体育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显得尤为关键。当前,场馆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场馆之间竞争激烈,场馆服务
为了对生产线上的轮毂进行识别分类,本文开发了一套基于OpenCV和MFC平台的轮毂型号在线识别系统.首先提取轮毂的高度、外直径、中心孔直径、辐条数目、幅窗的周长面积比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