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马香猪作为近年来研究比较广泛的一种小型猪,在长期近亲交配与各地饲养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我国特有的小型猪封闭群体。其作为矮小品系在培育的进程中形成了很多独特的遗传标记,如体型矮小等形态学标记和DNA水平遗传多态性等分子标记。microRNA(miRNA)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序列长度为22nt左右的非编码RNA,具有组织和时序特异性,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miRNA研究的深入,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位于WWP-2基因的内含子中的miR-140,对哺乳动物软骨发育和癌症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针对猪的miR-140的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大白猪和巴马香猪为实验对象,检测其胚胎时期的细胞和出生后1-3日龄以及成年时期的6种组织(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肌肉和软骨)的miR-140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大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的miR-140表达量显著高于巴马香猪(P<0.05);出生后1-3日龄的巴马香猪的心脏、肌肉、肺脏和肾脏中的miR-140的表达量高于大白猪中的表达量,与此相反,大白猪的软骨和肝脏中miR-140的表达量高于巴马香猪,且两猪种中mi R-140的表达量在肝脏和肾脏中差异极显著(P<0.0001),在肺脏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1);成年阶段的大白猪所有组织中miR-140的表达量均高于巴马香猪中的表达量,其中心脏、肌肉、肺脏和肝脏中的miR-140表达量的差异极显著(P<0.0001),软骨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为进一步检测miR-140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表达的miR-140 mimics对大白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染后24小时,实验组(miR-140 mimics)细胞的早期凋亡、晚期凋亡和总凋亡率均低于对照组(miR-140 NC),其中晚期凋亡率有明显的差异(P<0.05)。转染后48小时,实验组细胞的各个阶段凋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且细胞总凋亡和晚期凋亡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早期细胞凋亡比例的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细胞周期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小时后的两组间的比例在S期差异显著(P<0.05),且与转染完24小时检测时三个时期(G1期、S期和G2/M期)的比例差异趋势相同。根据miRNA靶向结合目的基因的mRNA从而对其生物学功能产生影响的特性,本实验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和软件,预测到71个3’UTR与mi R-140碱基完全互补配对的潜在靶基因,进一步预测发现500个与靶基因共表达的基因,其中200个为转录因子。根据共表达网络图,筛选出9个调控凋亡途径的关键基因(hub基因),12个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在大白猪和巴马香猪的胎儿成纤维细胞中,7个预测得到的靶基因与mi R-140表达量成负相关性,推测这7个基因即为miR-140的候选靶基因。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推断miR-140可能是影响猪体型性状的功能miRNA之一,而其的靶基因的确定及其作用机制需进一步验证与探讨。本研究为miR-140对不同体型性状猪的体型影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深入研究小型猪生长发育的机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