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健康素质是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基础,当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高素质人才的身体健康是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保证。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出现严重下滑趋势,十分令人担忧,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以重庆市部分地区中学高中部和小学部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活动情况为研究对象。抽取了渝中区、北碚区、合川市、永川市、丰都县、铜梁县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中学和小学各4所,共48所学校,小学教师63名,初高中教师65名;小学组学生1154人,初中组学生642人,高中组学生613人。应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结果如下:1.重庆市中小学体育课实施情况。从总体来看,重庆市中小学开课情况较为良好,大多数学生反映学校是按照标准开设体育课的,随着年级的提高,按照标准开课却有所降低,由此看出,由于升学的压力,明显影响到体育课程按标准开课。小学组学生较为喜欢体育课,中学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高中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情况更加突出。2.重庆市中小学课间操实施情况。从总体上看,重庆市中小学每天都安排课间操的情况所占比例较少,有时安排有时不安排的情况最多。小学组学生对课间操的态度是喜欢和不喜欢的人数比例相当,无明显差异,初中组学生不喜欢的多于喜欢的,高中组不喜欢的学生比例较大,从调查结果来看,随着年级的提高,对课间操喜欢的程度有所降低。3.重庆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从总体上看,小学组按时安排的较多,初中组按时安排和有时安排比例相当,高中组没有安排大课间的情况较多,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提高大课间安排情况却有所降低。小学组学生一般喜欢、喜欢的学生人数较多,初中组喜欢、不喜欢的学生人数差距较大,高中组一般喜欢、不喜欢的学生占据了较大比例。4.重庆市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从总体上看,小学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羽毛球、乒乓球、武术、轮滑项目为主,初中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篮球、羽毛球为主,高中组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以篮球、健美操、足球、网球为主。小学组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较多,初中组以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三组人数较多,高中组以一般喜欢、不喜欢人数较多。5.重庆市中小学学生锻炼制约因素。小学组学生觉得主要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是害怕活动中受伤、场地器材不足、缺乏参与兴趣、父母不够支持;初中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是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喜欢的项目、缺乏体育指导、缺乏参与时间、父母不够支持;高中组学生认为主要影响他们体育锻炼的是缺乏参与时间、学校领导重视不足、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喜欢项目、父母不够支持。从项目上看,场地器材不足、没有喜欢项目、父母不够支持是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3个小组均反映出来的影响其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小学组教师觉得影响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组织活动人手不够、场地器材不足、害怕活动中学生受伤、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参与兴趣;初中组教师觉得影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不足、学生没有时间、学生家长不够支持、组织活动人手不够、害怕活动中学生受伤;高中组教师觉得影响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学生没有时间、场地器材不足、学生家长不够支持、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组织活动人手不够。从项目上看,组织活动人手不够、场地器材不足是小学、初中、高中3个组老师均反映出来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并建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场地器材条件;开展特色项目提高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