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后续持续计量及减值风险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si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来,我国企业掀起一轮并购热潮,高溢价并购积累了巨额商誉,减值风险凸显。近年来,随着业绩承诺期限到期,商誉大规模减值引爆上市公司业绩的“商誉暴雷”现象频频发生。如何防范企业合并中出现的商誉减值问题成为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确认、后续计量方法的研究及对维维股份多元化并购的案例探寻并购减值的风险,分析我国商誉现状,提出改善商誉会计处理方法、把控商誉风险的建议,以期为防范商誉泡沫、降低减值风险提供思路。本文首先分析各国准则在合并商誉确认与计量方法上的异同,对我国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合并商誉会计变化进行理论分析。接着对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后2007年至2017年间A股上市公司商誉确认现状及其减值状况进行分年度、分行业分析,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商誉及商誉减值的现状。最后以维维股份为例分析该企业在2013年至2017年度间财务报表上显著变化,了解该企业并购及商誉减值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商誉减值存在的原因,找出防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商誉出现减值风险的策略。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活跃、商誉高企、存在巨大商誉的减值泡沫风险;企业盲目并购为商誉减值埋下隐患;业绩补偿协议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商誉减值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商誉披露薄弱,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上市公司商誉信息披露监管力度,提高商誉披露质量;商誉后续计量由商誉减值法改为商誉逐步摊销可减缓商誉减值对业绩的冲击;企业应谨慎使用业绩对赌协议,加强业绩补偿约定;投资者应理性分析,合理“避雷”;企业应理性并购,立足主营业务以减少商誉减值风险。
其他文献
当新世纪翻开第一页时,世界三大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然而,我国经济继续保持了相对平稳快速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2942亿元,同比增
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2942亿元,同比增长7.9%,这个速度虽低于一季度8.1%的增长,但比去年四季度、前年GDP增长以及今年预定目标要高出0.5-0.9个百分点.预计1-3
工伤保险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的扩大,工伤保险基金规模的扩大,对工伤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各地工伤保险基
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背景下,经济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会计管理工作更多的是注重社会效益,但是在新的经济发展背
C2M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能有效推动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但由于传统企业本身的发展局限性,要实现与C2M模式无缝对接,还存在较多的阻碍。本文对传统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应
地铁是解决现代都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建设地铁能够在城市地下构建快速、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从而能够极大的缓解城市人员众多所带来的交通拥堵。近些年来我国加强
钢铁工业是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科学预测我国钢铁的产量,是制定钢铁行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对指导钢铁企业有序生产经营,保持我国钢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