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是中医临床常用补虚药,生津润肺、益气健脾是太子参的主要功效,用于治疗脾虚体倦、气阴不足、病后虚弱、食欲不振、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气阴双补、益气健脾是中医治疗消渴症的重要途径,因此,太子参在中医治疗糖尿病的处方中被广泛应用。本课题组前期,利用水提醇沉法对太子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得到不同级别的太子参多糖,以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为基础,对不同级别的太子参多糖进行降糖考察,发现各级别太子参多糖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只有微弱的降糖作用,而对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降糖效果明显,其中分子量为50kDa~200kDa范围的太子参多糖(PF40)降糖效果尤为显著。太子参PF40多糖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胰岛素耐量和糖耐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太子参多糖具有降糖作用,但对太子参多糖降糖作用的研究仅停留在太子参粗多糖层面上,对其分离提纯,结构表征没有深入的研究,而不同纯度的太子参多糖、不同分子量的太子参多糖和不同结构的太子参多糖其降糖活性也可能具有差异。因此,本实验利用水提醇沉法、DEAE-纤维素和不同排阻范围的葡聚糖凝胶柱联用的方法对太子参多糖进行分离提纯,得到太子参均一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解析,使太子参多糖抗糖尿病研究突破了粗多糖层面,达到了均一多糖的水平。本课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对太子参多糖分级沉淀得到太子参PF40多糖,分离得到的太子参PF40多糖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得到太子参均一多糖。并利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单糖组成,利用比旋光仪、UV、IR、NMR等多种波谱分析技术对太子参均一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对太子参均一多糖的空间结构做了进一步的研究。Caco-2细胞是一种人克隆的结肠腺癌细胞(human colon carcinoma cell line),其生理结构、功能和生化作用类似于人的小肠上皮细胞,Caco-2细胞模型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药物小肠吸收的体外模型。太子参均一多糖自身不含发色团,本课题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对太子参均一多糖进行荧光标记,使其具有荧光基团便于检测与追踪。并且利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人小肠上皮细胞对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吸收,探索太子参多糖的吸收途径。本实验通过对太子参多糖的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使太子参均一多糖的构效关系更为明确,并且利用体外模型模拟小肠吸收,研究太子参均一多糖的吸收途径,为太子参降糖药的研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