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生成增多或者排泄减少,形成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近几十年来,全球痛风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生成增多或者排泄减少,形成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关节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近几十年来,全球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不断增多,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是痛风高发国,痛风患者人数约为1%-3%,而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更是达到了 5.0%-23.4%。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有抗炎药、以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为主的尿酸生成抑制剂以及促尿酸排泄药,但由于这些药物愈后效果差或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极大地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研发安全高效的抗痛风药物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对痛风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约90%的痛风患者是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的,其中尿酸转运蛋白1(Uric acid transporter 1,URAT1)能够对大量的尿酸进行重吸收,在尿酸排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该靶点的首个药物雷西纳德(Lesinurad)于2015年底在美国上市,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anthineoxidase inhibitors,XOI)联用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这为抗痛风药物的研究开辟了新领域。2020年,Dotinurad(FYU-981)的成功上市更是证明了 URAT1抑制剂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雷西纳德作为首个获批的URAT1抑制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较大肝肾毒性,疗效有待提高,有进一步优化的必要。本课题组前期对雷西纳德进行了结构优化,获得了丰富的构效关系。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其活性,本论文继续以雷西纳德为先导化合物,基于URAT1抑制剂药效团模型,综合运用基于配体结构和骨架跃迁原理药物设计策略,对雷西纳德的三氮唑结构进行修饰,共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结构新颖的噻吩并嘧啶酮类URAT1抑制剂,并进行了体外细胞靶点抑制活性测试、动物体内降血尿酸活性测试、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以及药代动力学实验。在体外细胞靶点抑制活性测试中,综合运用细胞转染等生物技术,采用放射性检测方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URAT1抑制活性测试。酯类化合物在活性测试介质中的溶解度差,只测试了羧酸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目标化合物都具有URAT1抑制活性,且大多数化合物都具有与阳性对照(雷西纳德)相当的活性,尤其是Ⅱ系列化合物抑制活性普遍要高于Ⅰ系列。其中,共有11个化合物IC50值要优于雷西纳德,尤其是化合物Ⅱ-3a(IC50=3.27 μM)、Ⅱ-3b(IC50=2.69μM)分别是雷西纳德(IC50=15.34μM)的4.7倍和5.7倍。化合物的复筛结果与初筛的结果基本一致,化合物Ⅱ-3a与Ⅱ-3b的靶点抑制活性与T7相当。构效关系分析发现,当噻吩环上无取代时活性最佳,单甲基取代次之,引入环己烷结构也有助于活性提高。另外,我们选用了细胞活性优于阳性对照的9个化合物及其相应的酯,共计18个化合物进行了小鼠体内降血尿酸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几乎所有化合物都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中尿酸浓度下降率最为显著的是Ⅱ-3a(90.2%)以及Ⅱ-3o(96.2%)明显高于雷西纳德(31.4%)。大多数化合物的酸或者酯都具有相类似的降血尿酸活性,且酸略强于酯。代表化合物Ⅱ-3a具有较低的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且具有较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综上,本研究以雷西纳德为先导化合物,综合分析文献所报道的URAT1抑制剂的结构特点,立足于前期的研究基础,运用基于配体结构和骨架跃迁药物设计策略,先后合成了两个系列共计48个结构新颖的噻吩并嘧啶酮类URAT1抑制剂。通过细胞活性筛选以及动物体内降尿酸实验显示,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活性,其中Ⅱ-3a在体内外实验中活性均较为显著,可作为先导化合物供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靶向性强、低毒的新型治疗疾病的手段,在医学领域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阳离子聚合物由于具有免疫原性低、结构可控、转染效率较高等优点,成为基因载体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其作为基因载体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之间存在着逆相关性,一直是严重限制基因递送效率的巨大障碍。这主要归因于阳离子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量越大,正电荷密度越高,聚合物表现出增强的转染效率以及相应较高的细胞毒性。聚乙烯亚胺(PEI
芳胺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及功能材料中。因此,芳胺的制备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受到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传统制备芳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硝基的还原烷基化来实现,反应需要过渡金属催化,且需要当量的还原剂。近年来,卤代芳烃胺基化合成芳胺的方法已经有相关报道,反应大部分为过渡金属催化。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相关反应其反应机理均为S_NAr机制且存在反应条件比较苛刻,需要使用较多的溶剂等
龙泉山脉中段是成都市的“东部生态屏障”和规划开发重点区域。通过利用定量遥感技术估算植被生化信息参数量,分析不同反演方法的实际应用和适用性,提高其反演模型精度来监测该区域内植被的生长和健康状态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以龙泉山脉中段植被叶绿素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采集植被样本,利用便携式光谱辐射计SVC-HR1024i和SPAD-502便携式叶绿素仪分别获取了样品光谱反射曲线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基于实测的
目的1.分析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MMR蛋白表达与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年龄MMR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为护理人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科技战场正在兴起。四旋翼无人机凭借体积小,灵活,隐蔽性强等优点迅速应用在各行各业中。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四旋翼无人机的控制算法以及路径规划算法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两部分:首先,本文针对四旋翼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结合Backstepping控制算法的优势,考虑离散时间系统模型,本文设计了基于多率采样的Backstepping控制器,闭环系统的
AP1000作为当前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站,自面世以来,长期受到国际、国内核电领域的高度关注。AP1000基于非能动安全的设计理念,追求设计简化、系统配置简化,以及安全相关系统、设备和构筑物大量减少的顶层目标。AP1000专设安全设施作为纵深防御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AP1000非能动设计的重要体现。AP1000自动卸压系统(ADS)是AP1000专设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执行一
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的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TiO_2 nanotube arrays,TNTAs)在光解水制氢、锂离子电池及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氢化改性能够显著提升其光电化学和电化学性能。本文首先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大比表面、管与管相互分离的TNTAs;进而采用电化学氢化法对晶化退火的TNTAs进行氢化改性,提升目标H-TNTAs的光电化学分解水制氢和电化学储
具有特定成分的一维纳米材料被广泛用来提高光探测器性能,同时也可以用来实现器件的微型化。根据光探测器的工作模式,可将其分为两类:光电导探测器和光电二极管。就光电导探测器而言,吸收一个能量大于带隙能量的光子,就可以产生一对电子-空穴对,并以此来改变光敏材料的电导率。一般来说,载流子迁移率高的材料有助于获得高响应度的光电导探测器,因为光生载流子可以在外电路中循环很多次。矛盾地是,由于它的载流子浓度高,必
金厂沟梁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华北地台北缘黄金资源丰富,形成东西延伸1500km的成矿线性带,约900个矿床。Hart(2002)研究认为华北地台北缘大部分矿床硫化物含量低、流体为NaCl-H_2O-CO_2体系,为造山型或与侵入体有关的矿床。但金厂沟梁金矿却类型不同,硫化物含量高,NaCl-H_2O体系,缺乏CO_2,可能为斑岩型矿床。本文对金厂沟梁金矿采用野外勘察、包裹体显微测温、Pb同位素分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部分布的大型-超大型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中发育有众多Fe-Ti-(V)氧化物矿床,白马层状岩体是其中典型的镁铁质层状岩体,岩体自底向上可分为两个岩相带,其中钛铁氧化物矿石主要产出于下部岩相带。岩体中同钛铁氧化物伴生有大量角闪石、斜长石和金云母,它们是可以约束钛铁氧化物结晶条件的典型矿物。矿物穿插关系指示钛铁氧化物的形成早于角闪石和金云母,二者均可约束钛铁氧化物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