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保政策贯穿于战后日本国家发展的核心主线之中,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安保问题的特殊性。战后日本在“非军事化、民主化”的盟总占领政策之下开始了国家重建,然而却在国际关系迅速从战后体制向冷战体制的过渡之中成为了美国在远东地区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重建的日本安保政策的基础是战后体制产物的和平宪法与冷战体制产物的日美安保条约,而对于二者矛盾的调和过程就是日本安保政策发展的路径。虽然美国因素的影响力巨大,但是战后初期以保留天皇制为目标的修宪交涉和以渐进发展军事力量保证国家以经济重建为重心的对美片面媾和都是日本政府安保政策战略独立性的体现。而随着日美综合国力差距逐渐缩小以及国际环境的趋向缓和,日本安保政策的自主性特征也开始显现,60年代的安保改约以及返还冲绳行政权的与美交涉都是该时期日本安保政策自主性提升的重要体现,前者意在纠正日美安保体制中的不平等关系,后者意在收归冲绳行政权的同时扩大安保责任。战后初期日本的国防力量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警察预备队到保安厅再到防卫厅自卫队,以充实警察力量的名义最终创建的准军事武装,而由此延展出了诸如设定假想敌和专守防卫都是战后初期日本独特安保体制的产物。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不足,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方法等。第二部分是正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战后初期日本安保政策的起点,涉及和平宪法制定过程、日美片面媾和及安保条约签订经过、修改安保条约交涉等重要的历史事件。第三部分是正文第二章,以立体的视角考察战后初期日本的安保体制,即战后初期安保政策的决策机制、自卫队的创建经过和主要的国防方针政策。第四部分是正文第三章,关注冲绳美军基地问题,分析冲绳因素对于战后初期日本安保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及意义。第五部分是结语,梳理上述章节,归纳战后初期日本安保政策在制定过程中的自主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