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Ⅱ)、Cu(Ⅱ)络合物在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se_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二酚,即邻苯二酚和对苯二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橡胶等行业。苯酚双氧水一步羟基化制苯二酚具有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双氧水氧化苯酚羟基化联产邻苯二酚、对苯二酚是目前最理想的绿色化学生产工艺。寻找并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及环境友好的新型催化剂成为研究的重点。   含铁或铜元素的络合物是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的良好催化剂。颜料绿8(简写为PG8)是一种橄榄绿色染料,常用于涂料、染料、美术颜料的着色剂。它是一种铁络合物,是由2-萘酚经硝化与硫酸亚铁络合而成的,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本文将PG8用于苯酚羟基化反应中,并通过在颜料合成过程中用MCM-41对颜料绿8包核,制备了物理性质更稳定的PG8/MCM-41。分别以PG8和PG8/MCM-41为催化剂,探究了反应介质、苯酚催化剂质量比、苯酚双氧水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对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PG8/MCM-41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三次后,催化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将Cu2+、Fe2+与Schiff碱配体(N,N’-双(水杨醛)缩二乙烯基三胺)络合制备了均相Schiff碱络合物催化剂Cu(salten)和Fe(salten),并应用到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中。分别探究了反应介质、苯酚催化剂质量比、苯酚双氧水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   将Schiff碱络合物(Cu(salten)和Fe(salten))嫁接到表面烷基化的全硅介孔分子筛MCM-41表面,实现了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制得了多相催化剂:Cu(salten)-Si-MCM-41和Fe(salten)-Si-MCM-41,并应用到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中。分别探究了反应介质、苯酚催化剂质量比、苯酚双氧水摩尔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苯酚双氧水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Cu(salten)-Si-MCM-41重复使用三次,Fe(salten)-Si-MCM-41催化剂重复使用四次,苯酚的转化率均没有明显降低而苯二酚的选择性均有较为明显的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氮杂环卡宾从硅氢氯前体化合物上脱除HCl,制备氮杂环硅烯或硅基官能团化的氮杂环卡宾的反应。本文还合成了1,3-丁二烯基有机硅、有机硼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还原反应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专一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自从这一现象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被发现以来,对其机理的研究及其在医疗中的应用成为生物、化学、医学、药学等领域最
多核金属簇合物由于金属离子间的电子传递及桥联、端基配体的影响使其呈现出各种有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且它们与生命无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息息相关,因而成为配位化学领域
纳米粒子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分离科学领域。纳米粒子毛细管电泳技术是纳米材料技术与毛细管电泳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纳米粒子可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