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增生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为主要表现。其患病率在欧美白种人为2%,在中国为0.123%,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是银屑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99%以上)。银屑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皮肤病。异常活化的CD4~+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通过免疫-炎症网络相互作用而导致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过度增生。PV的治疗也从控制KC过度增生转向抑制活化的T细胞,如可通过选择性阻断某些细胞因子(如IL-2、TNF-α等)的产生或抑制其活性来防止T细胞的异常活化。中药商陆为商陆科商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入药用其干燥根。中药商陆的有效成分主要有:①三萜皂苷类:其中以商陆皂苷甲(EsA)的含量最高;②商陆多糖(PAP):PAP-Ⅰ为一种酸性多糖。近二十多年的研究表明中药商陆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我们临床上已证实,单味中药商陆内服治疗PV疗效确切。为探讨该药治疗PV的机制,本研究从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的角度考察了中药商陆的两种主要有效成分(EsA和PAP-Ⅰ)对PV患者免疫功能及对KC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中药商陆及其有效成分(EsA或PAP-Ⅰ)体外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以及对人KC增殖的抑制,探讨其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外周血标本取自3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20例健康献血员,分别利用EsA或PAP-Ⅰ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或植物血凝素印hytohemaggiutinin,PHA)协同刺激PBMc,用双抗体夹心ABc一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一Q和sIL一ZR水平。皮肤标本10份,取自外科门诊行包皮环切术的儿童。分离得到的正常人表皮Kc与PBMC共育,并加入设定浓度的EsA或PAP一I。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及EsA或PAP一I抑制Kc增殖的有效剂量。结果:EsA浓度为1 .0林g/mL~10.0 pg/mL时,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银屑病患者PBMC释放TNF一。(P<0.05)。EsA浓度在0.5 p g/mL~10.0pg加L时,PBMC分泌sIL一ZR呈轻微的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sA对PHA诱导的sIL一ZR释放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PA卫一I在31~500 pg/mL浓度范围对LPS诱导PBMC产生TNF一a及对PHA诱导的sIL一ZR释放的量效曲线呈类“八”形,以250 pg八nL时作用最强,PAP一1 62.5一250,g/mL可剂量依赖性显著促进TNF一a和sIL一ZR的产生;而PAP一I浓度在500 pg/mL时,对各组TNF一a的释放及对Pv患者组sIL一ZR的表达反呈显著抑制作用。 在本测试的浓度下,EsA对PHA诱导的PBMC增殖无显著的抑制作用。PAP一I在62.5一500 pg/mL浓度范围能单独显著促进淋巴细胞增殖,PAP一131一250 p g/mL可剂量依赖性促进PHA诱导的PBMc增殖,PAP一1 500 pg/mL对PHA诱导的PBMc增殖反呈抑制作用。 在体外EsA可直接显著抑制生长于KSFM的KC增殖;PAP一131~250 pg八nL对Kc体外增殖无明显影响,PA卫一1 500 pg/mL可显著抑制KC增殖。 中药商陆对PBMc刺激KC增殖的影响:EsA浓度在大于1,0 pg/mL时,Kc增殖与单独未加药的混合培养相比显著减少(P<0.05),EsA浓度在5.0 pg厄IL~10.0 p g/InL时呈剂量依赖性非常显著抑制PBMc对Kc的促增殖作用(P<0.01)。PAP一I在31~250 ug八nL浓度范围内,显著促进PBMc刺激Kc的增殖,PAP一I在62.5~125 pg/mL可非常显著促进Kc的增殖(P<0.01)。PAP一I在500 pg/mL时对PBMc刺激Kc的增殖呈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2)EsA抑制TNF一a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是中国商陆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之一。在体外,PAP一I对PBMC产生TNF一a及SIL一ZR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PAp一I浓度大于500 pg/mL时可能对银屑病有治疗意义。在体外,EsA对淋巴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EsA系统治疗PV的主要靶细胞可能是单核巨噬细胞。银屑病患者PBMC体外可明显刺激人表皮KC增殖。在体外EsA可直接显著抑制生长于KSFM的KC增殖并可阻断或抑制PBMC对KC的促增殖作用。PA卫一I体外对PBMC、KC的增殖及PBMC对KC的促增殖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双向调节作用。PAP一I浓度大于500 pg/mL时可能对银屑病有治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