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加快推进京津冀三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河北省正加快实现区域内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也正在发生变化。为了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河北省高职院校的布局结构必须针对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做出相应的调整。论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研究背景,以河北省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呈现了河北省高职院校布局结构现状以及河北省产业结构现状,深入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发展定位与人才需求结构。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发展定位与人才需求结构,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承接北京转移产业后的河北省高职院校区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农林类院校,与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产业新布局不相符;专业结构不适应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部分高职院校规模效益差,不利于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论文分析了河北省区域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以及各主体的利益诉求,整理出了河北省区域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河北省区域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区域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一是省政府应以提升中小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为导向,统筹安排高职院校的地区分布;二是依托河北省区域产业新布局,设立农林类院校;三是依据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四是优化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最后,提出了河北省区域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京津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成立京津冀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协调工作小组;建立京津冀高职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评估机制;强化河北省各高职院校协同发展的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