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广义的学习不仅包括学校内的各种学习活动,它还贯穿于整个人生之中,涉及到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对教育界明确地提出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要求。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自学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初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里,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生习惯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特点,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根据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运用比较研究法,总结和分析当前初中生缺少学习习惯的原因。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初中生自身发展的特点,分别从学生本身、教师和家长的角度出发,为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形成提出可能具有可行性的策略。第一部分,交代写作意图,并介绍国内外教育家、学者对习惯培养的看法和建议。第二部分就习惯、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初中语文学习习惯以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同时从语文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终身学习、学生生活四个方面入手,阐述语文学习习惯对初中生学习和生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第三部分,结合对锦州市某所中学初二学生问卷调查的现状总结和分析,发现当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在第四部分,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通过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从学生、教师和家长横向方面,以及根据学习的逻辑顺序,分别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的纵向角度入手,总结归纳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并希望以此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学习质量提高。